第七百零七章 问战

犁汉 痴人陈 2285 字 2个月前

在和关西军的战斗中,鞠义始终冲杀在第一线,常身被十余创,血战不退。而其部下受其厚养,皆乐为死战。

也是在崤函战场上,鞠义磨炼出了他的核心武备“先登死士”,这支部队之后在豫州之战和江夏之战都立下了赫赫武功。

而随着鞠义立下的战功越多,品秩越高,他和淳于琼的关系就越恶劣。如这般冷语相向,不在少数。

至于主公的袁绍,对此却默不作声。

鞠义讥讽完淳于琼后,就对袁绍道:

“主公,贼之利在坚,在韧,在骑。如欲与贼争锋于野,必要重甲、坚阵、长射。贼来,则选据形便,出锐卒更迭挠之,与之为无穷,使不得休暇,以沮其坚忍之势;贼冲,则选劲弓强弩,立下叠阵,分番迭射,箭矢连发不绝,以沮贼之冲骑;贼退,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道。待其粮尽归路,设伏于险地,则可胜矣。”

袁绍听得很认真,他虽然也对鞠义的自行其事认为是跋扈之举,但对于这个自己一手简拔的大将,他还是非常信任其军事能力的。

在袁绍的理解下来,鞠义的战术就是针对泰山军兵家坚锐,战术坚韧,长于骑兵的特点,特意编练铁甲军,持大戈长戟与贼阵战,然后以强弩连发狙击贼军。最后在等贼军撤退后,提前在归路设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绍理解了鞠义战法的意思,便点头示意鞠义继续说。

鞠义随后就从怀里抽出一布帛,上面正是他所讲的“迭阵法”。

他拿着阵图向袁绍解释:

“所谓叠阵法,即每战,以长戈、巨槊、大戟居前,席坐在地。尔后在其后,以强弓列阵,再以强弩居后,皆跪膝作战。待交战,贼进至百步内,则大黄弩先发。待进七十步,强弓速发。百步内,弓弩交替不绝,谓迭射。”

接着鞠义又指向阵图其余地方,说道:

“而欲要战,避先以拒马为限,以铁钩相连。凡前军有伤,则迭换之,以抗贼军之耐战。于两翼又射设车阵,以阻贼骑。此阵落成,贼军之勇不足道。”

说到这里,鞠义还有点强调:

“能习此战法,必须严肃军纪,奖罚分明,如此吏士新定才能久战。”

鞠义说完后,包括袁绍在内,帐内一应诸将都在沉默了。

其中张合出列,对袁绍担忧道:

“鞠将军此战之法会不会过于复杂,以战场之错综复杂,真能有用?如在变阵过程后,阵脚稍乱,就是大祸。”

军中其他宿将对于张合的意思也很认同,他们都是有实战经验的,知道战场上越是花里胡哨的东西死得越快。

如鞠义说的以长戈大戟在前那都还行,但你要让这些人都坐在地上,等着对面骑军踩过来还不让他们动,那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但有其他军将则有不同的担忧,其中作为军中骑将的文丑直接对鞠义嘲讽:

“你这战法一味求守,我老文还没听说过能靠守能来打败敌人的。”

确实,面对泰山军骑兵军团的冲击,袁军的确是应该在山川险地要隘,凭险据守,然后以强弓劲弩梯次进攻。

但这个战术的大问题是那就是它只能被动防守。但只有进攻才能真正击败敌人,不然守无数次也伤不得敌军分毫。

可对于文丑的指责,鞠义压根不屑一顾,他直接对袁绍解释:

“泰山军有四长,我军有四短。欲胜泰山军,必须藏我之短,制彼之长。贼之长,一曰骑,二曰韧,三曰甲,四曰弓。我要胜之,当以这四点来克:贼有骑,我有车、步、骑分阵;贼有韧,我有番休迭战;贼有甲,我有劲弓强弩;贼有弓,我以远克近,以强克弱。”

说完这个大方针后,他才对文丑道:

“文将军刚刚说迭战法只能守不能攻,此言差矣。迭阵法的精髓就在于以步克骑,以骑追骑。其布阵之核心为步军阵,左右翼,以马军为左右肋。兵车、拒马布置于步骑之间。贼如要冲阵,则强弓硬弩攒射。贼欲绕阵而走,则骑兵先退,然后围绕步兵阵游走。贼欲退,则骑兵追击,不使逃脱。”

对于文丑,鞠义还是客气的,因为文丑是骑军大将,他需要此人的帮助。

正如他所说的,如要使迭阵法具备进攻能力,就必须在步阵兵团的两侧外围布置骑兵,只有步骑配合才能发挥这个战术的真正作用。

而文丑也明白了鞠义的意思,稍微想了想就觉得鞠义这个战术没准真的有用。

但文丑被说服了,不代表其他人同意。

作为众将之首的淳于琼不知道打了多少仗,兵册战书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本,对于鞠义的想法,嗤之以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