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达木一开始没有选择逃跑是因为大夏的骑兵队伍也不少。孛兀部落拉家带口的肯定跑不过人家。他知道,孛兀部落的人口虽众,但面对大夏的强大骑兵,自己的部落恐怕难以抵挡。然而,他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就在此时,漠北的一堆小部落开始集结起来,他们也都在积极寻找对抗大夏的方法。当时这些小部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对策。阿古达木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这不就是现成的炮灰,不对,盟友吗?
他立刻召集了一队孛兀骑兵,在中途才参加的大会上出现。使者代表阿古达木邀请这些部落的人们一同来到孛兀汗国,共同抵抗大夏的入侵。他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同时提出了一项慷慨的条件——论功行赏。
在击退大夏军队后,阿古达木承诺按照他们的军功大小给予他们北方三州的土地作为奖赏。这个诱人的奖励吸引着那些小部落的人们,而他们也都怀着对大夏的愤怒和恐惧,积极响应了阿古达木的号召。连阿渤海这个东夷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草原上的风吹拂着人们的发丝,呼啸着呼唤着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知道,如果不团结起来,他们将无法逃脱大夏的刀剑。
尽管阿古达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成功地招募了一支漠北联军,但他心中对于他们的信心并不十分坚定。
这也是因为他并不打算背弃自己的承诺,一旦击退大夏军,他确实会将土地分配给那些小部落。因此,阿古达木早早开始迁徙他的部落子民、汉人工匠和辅助兵,以及他们的家属。表面上看,他声称这是为了给那些在漠北小部落中立下功勋的人提供提前腾出的地方,但实际上也为漠北联军战败后的逃亡提供了便利。
..................................................
迁徙那天傍晚的阳光透过苍穹洒下,给整个迁徙队伍笼罩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阿古达木当时身穿一袭淡黄色的长袍,高大威严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的面容由岁月雕刻,留着一把厚实的胡须,透露出一丝沧桑与智慧。他的双眼深邃而坚定,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和决心。
迁徙队伍的队列整齐有序,一片宁静中弥漫着期待和一丝紧张。汉人工匠们抬着各种工具和材料,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宝贵的财富。他们身着工作服,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他们对工艺的熟练和严谨。辅助兵们严阵以待,手握兵器,警惕地环顾四周,为他们的家属守护着安全。
踏着沙尘飞扬的地面,队伍缓步前行。他们的脚步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承载着对家园责任。
天空中的云朵悠然飘过,投下斑驳的阴影。风吹过迁徙队伍,带来一丝清凉与芬芳,舒缓着人们的疲惫和焦虑。
迁徙队伍渐行渐远,沙漠的尽头等待着他们的是未知的命运和未来。然而,他们心中都燃烧着对生存的渴望,他们相信,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他们都会坚持下去,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那片土地上的希望和梦想。
细细观察阿古达木的撤走计划,可以揣测他的心思。他首先决定撤走孛兀部落的人,这一决定毫无疑问,因为他们是他的根基力量。只要阿古达木没有被雷电劈中,他绝不会抛弃自己的本部人。孛兀部落的人在他心中地位崇高,他们是他的骄傲,是他的骨干。
接下来,他决定撤走汉人工匠和辅助兵。这两个群体在分工上不同,但本质上却都是阿古达木的铁杆支持者。在荒凉的漠北,他们的地位远远高于那些种地采矿的同胞。北虏人在孛兀汗国的地位远不及他们。他们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觑,汉人工匠保证了孛兀汗国士兵们的装备质量,而辅助兵则能够替代孛兀士兵执行危险的任务,弥补北虏人在攻坚和列阵步战方面的不足。他们的存在对于阿古达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带上他们的家眷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只带走这些汉人工匠和辅助兵,而不带上他们的家眷,难免会引发人们的怨言和嫌隙。相反,如果带上他们的家眷,反而更能够凝聚人心,让大家对阿古达木的决策更加认同。
在这个决策背后,可以看出阿古达木的细腻心思和周密考虑。他不仅关注着自己的根基力量,还注重着整个孛兀汗国的稳定和团结。
当然,最让阿古达木感到欣慰的是,自从他决定撤离部众之后,他所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那些小部落的人们都遵守约定留下来,与他一起迎战大夏。每个部落都派出代表,聚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营地。
阿古达木之前站在高台上俯瞰着这个壮观的景象,心中还充满了感激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