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过分的是他随便写写的散文都能出版,被关进牛棚,还能写个牛棚杂忆出来。
再比如冯,从民国15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上百本书籍,86岁高龄的时候口述的回忆录都能被出版成书。
还有文人风骨的翦,为了不胡编乱造,携夫人自绝。
人家就是搞史学研究的,你非逼着人家写黑材料干嘛。
活生生弄死一个泰斗。
当然了,最重要的,这个时候的校长,就算闭着眼睛、就算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了,也不会把鸿鹄之志给读成鸿浩之志的。
除了在图书馆,李剑垚每周还会去外院半天,阿拉伯语的学习也上了日程。
其他人虽然没像李剑垚这样如饥似渴的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学习上也都挺努力的。
这个时代没有几个草包,当然,也可能是幸存者偏差。
那些纨绔、草包、二代、混子之类的离李剑垚比较远而已。
除了老三王徴爱热闹,加入了什么狗屁社团,老四何健爱打篮球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天气冷了,何健的篮球也不怎么打了,穿的多,打球毕竟不方便。
周末给金老头又针灸了一次,吃了一周的药,身体调整的也差不多,扛得住折腾。
针灸加正骨,完事之后人终于能走直线了。
金老头送了李剑垚三件宝贝,价值远超1000块了。
又用一套紫檀的家具,换了点肉、蛋、粮。
李剑垚拿的也很自然,反正他过些年也不一定能保得住,有个好身体,扛一扛没准还能多活些日子。
说好听点就是该吃点啥吃点啥吧,人要是死了钱没花了,东西也都白瞎了。
不过他那身体经过调理,不挨整活上个十几年还是能自理的。
于老头也又陆续收了一点物件,钱在他手里好像特别的扛花,李剑垚说不用为自己省钱,有好东西别错过了就行。
他还振振有词,
“有钱也不能当冤大头啊,那些个玩意明显不值那个价还非要去花冤枉钱去买,那不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