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哥你别说了

“都是长在红旗下的,你们还信这个?”

“反正离的近,咱晚上过去探探险不得了。”有个胆大的提议。

此人名为蒋子龙,津门人,此次进京是来讨论他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据他所说,这篇小说还是被《人民文学》给“逼”出来的。

“朝内大街邪乎地儿多着呢,老外交部西边儿有个驻着清洁队的大院儿,也是凶宅。

那会儿崇祯逃命,路过此院,让里面的测字先生测个“友”,测字的说,不好了,反贼出头了,反字出头为“友”。崇祯改口为“有”,测字的说,更不祥了,“有”是大明的“大”少一捺,大明的“明”少一“日”,大明不全了。崇祯又改为“酉”,测字的说完了,天子是尊,“尊”字少头缺脚就是“酉”,“尊”字斩头截脚,还尊吗?崇祯一听,绝望之下奔景山上了吊。”

“哎呀,江大哥你别说了,太吓人了。”铁宁虚捂着耳朵,又菜又爱听。

“没讲完呢,你们知道那院子是哪儿?那是元朝的太庙。”

“难怪!”26岁的陕北作家贾平洼惊呼一声。

“后来大清朝觉得那地儿克死了皇帝,太凶,连它香火都给禁了。”

江弦捡着野史讲,啥野讲啥,越讲越没谱,华佗儿子叫华雄的故事都讲出来了。

作者们也爱听,尤其是贾平洼,佩服的不得了,寻思不愧是京城的作家,懂得真多,知识面广的没边儿,说话也幽默,他尤其喜欢那个“董卓抹木炭,吕布牙黑了”的故事。

......

会议在人文社举办,作家们的三餐住宿全由人文社提供。

江弦图方便,干脆就在人文社招待所住下。

白天开会,夜里抓紧时间写稿。

人文社即人民文学出版社,别看也带人民文学四个字,其实和《人民文学》是俩不同的单位,这个别混淆了,人文社主办的是后来另一本响当当的刊物《当代》。

不过因为缺少文学专业的干部,75年《人民文学》复刊时编辑部便设在了人文社,由出版局和文化部实行双重领导。

在《人民文学》蹭吃蹭喝的冯骥才,夜里来他这坐坐。

“跟你们那儿比环境怎么样?”

“那肯定比我们那儿强啊,《京城文艺》招待所好多房间都空着,我看你们人文社这儿还挤得慌,怪热闹。”

“你别看这儿这么多作家,每天热闹地聊天、抽烟、喝茶,最后改不出来稿件,狼狈滚蛋的多了去了,我就见过个老作家,每天愁眉苦脸,后来死在了铁岭。”

改不出稿子有时候不是写作水平不够,实在是风云变幻,今天那个角色是正派,明天那个角色又成了反派,改到最后,一篇文章全崩了。

“伱给我讲的瘆得慌。”

“给你讲个不那么吓人的,这儿住着有个叫郑义的,铁生的中学同学,在楼底下把自个儿手指头给割了。”

郑义写过《老井》,后来拍成了电影,老谋子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