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福聚德”

江弦的文学评论写的并不算太长,但史铁生看的非常仔细,过了好长时间才放下这份《文艺报》。

文章从好些角度分析了《午餐半小时》,就连他这个原作者读了,都有些拨开迷雾、茅塞顿开的感觉。

哦,原来我写的这段还能这样理解!

史铁生想起了去年12月刊《人民文学》上,江弦写的《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谈中提过的一句:

“在叙述的时候,我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本书完成之后,我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书中的人物经常自己开口说话,有时候会让我吓一跳,当那些恰如其分又十分美妙的话在虚构的嘴里脱口而出时,我会突然自卑起来,心里暗想:‘我可说不出这样的话。’”

史铁生真正体会到了江弦所说那种感觉,作者只是负责将这篇创作出来的人,而不是定义这篇的人。

“江老师,他是真正的作家啊!”史铁生抬起头,满脸敬佩之色。

“德宁老师,我一定要去拜访一趟江弦老师,亲自感谢他!”

章德宁笑笑,“等到今年的全国优秀颁奖仪式吧。”

照目前的趋势,《午餐半小时》入选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是板上钉钉的事。

过完年,京城的天气开始一点点的回暖,昼夜温差大,一到午间,阳光充沛,晒得人满头汗水。

“热死了这天。”

江弦擦一把汗,窸窣把外套褪下,打盆水擦了擦脖子。

坐在桌前,他从抽屉里翻出一沓稿纸。

春节前把去年的事情处理了个差不多,如今他终于能安心坐下来,写完【烤鸭】和【老字号】两条灵感合成的这部话剧。

他穿一件毛衣坐在桌前,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分外惬意。

他写的并不算快,边写边理解这部剧本,一直写到太阳落山,这篇话剧剧本终于完稿。

刚搁下笔,江弦就听到门被推开,是朱琳从北电回来。

江弦站起身,关心道:“冷不冷?”

“冷。”她哆哆嗦嗦,瓮声瓮气的抱怨:“这鬼天气,早上那么热,我琢磨穿的薄点,怎么晚上怎么这么冷。”

“你感冒了?”

“不是,鼻炎犯了。”朱琳搓了搓手,揉下鼻子,“这天什么时候暖和起来,真难受。”

江弦一琢磨,到春天暖和起来,还有沙尘、柳絮等着呢,相比之下,鼻炎冬天还算舒服点。

“先喝口热水。”

江弦拎起竹壳暖壶,倒一杯热水给她,又攥着她的手放到掌心捂了一阵子。

陛下手小小的,凉凉的。

江弦把她两只手轮番的攥进掌心,轻轻摩挲。

朱琳给他分享着在北电学习的事情。

“没想到李成儒同志还是个话剧演员呢,他老师是京城人艺的。”

李成儒早年学京剧,后来学话剧,拜了话剧演员董行佶为师。

“你们班那个李勤勤怎么样?”江弦打听。

“怎么了?”

朱琳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李勤勤长得挺打眼,不过人家有男朋友了.”

“谁问你这个了。”

江弦一本正经道:“她就再打眼,那也没我媳妇打眼啊,我是看她特别能闹腾,报名那天就风风火火的,招人烦。”

朱琳轻笑一声,“李勤勤是挺活泼的,这个女同志胆子也够大。”

“怎么了?”江弦好奇的问。

朱琳小声道:“她在班上逢人就说看不上中国男人。”

“是么?”江弦故作意外。

李勤勤是立下宏愿,非外国人不嫁的girl。

她从小个子高,小时候还和“朝阳大炮”郎平一块儿练过排球,结果没啥天赋。

朱琳接着讲道:“她说中国的男人顽固、迟钝、自命不凡,外国人就不会这样,她以后就是打断腿,也要嫁给老外,绝对不嫁给中国的男人。

“唉,她还处着个对象呢,让人家听见这话怎么想啊?”

“没事、没事,什么马配什么鞍。”江弦笑着说。

李勤勤胆大,天不怕地不怕,标准的《动物凶猛》里面于北蓓那样式的女孩,放到京城话里就是“圈子”,谈恋爱时候连泳装照片都敢送给对象。

和人家处了一段时间,后来腻了,就一脚给对方踹了。

她当时没太在意,正迎来事业的上升期,考进了北电本科的表演系,还被《我们的田野》剧组看中饰演女主角。

没成想她那男朋友真够狠的,直接把她给的那泳照递给她们表演系老师了,李勤勤才刚准备拥抱大荧屏,闹这么一出,立马被学校处分开除,电影的事儿也黄了,不得已之下,去医院当了挂号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