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剩下五十两银子,用于编委会工作人员的津贴。
按照事先约定,每一期刊物出来,每一位编委会暨编辑部工作成员,可以享受二两银子的补助。
胡永承接了大量广告软文的撰写,另给了他一两银子作为酬劳。
不过,在谈到《青年诗刊》的销售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为了筹办这本刊物,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这么大的物资成本,不说依靠这本刊物赚钱,至少也应当保本。每本书售价一百文或者九十文,才是合适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家参与这个事情,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既然有各个商铺的广告投入作为补贴,成本大幅度降低,摊到每个人头上,每人也不过是亏了一点小钱而已,又何必计较呢?
真以为在士林之中养望,一文钱都不必花?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还不如干脆把《青年诗刊》免费赠送给那些年轻的读书人,也好借此扩大刊物的影响力。
周进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既然办刊收入的大头来自于广告费用,想要让广告发挥作用,让各个商铺看到广告效果,则必然要保证将这四千册刊物,送到特定读者手里。
如果定价过高,影响了读者的购买热情,最后这几千册刊物都卖不出去,只能堆放在编辑部里,那这就说明商铺投入的广告费用打了水漂,以后便也不可能再吸引任何广告投资了。
反过来说,若是将《青年诗刊》免费赠送,接受的人未必会珍惜,或许会直接丢在臭水沟里也说不一定。
总之,一定得让目标读者掏钱购买才行,至于定价多少,就比较好商量了。十文钱也行,八文钱也可以,意思一下即可。
周进的看法得到了大多数编委会成员的赞同。
最终决定,《青年诗刊》印刷出来以后,除了编委会成员及所有作者,国子监、西山书院、贾氏义学的老师们,可以免费获赠一本,以及各位投放了广告费用的商铺东家,可以免费获赠十本之外,其他都采用低价倾销策略,零售仅需十文钱一本,若是采购十本以上,八文钱一本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