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资金动向(求月票)

一九七九年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跟以前一样,这一天,还是放假一天。

罗峰亲自带着罗文轩来到翠花胡同找陈国华,刚见面就跟后者说了:

“老陈,这小子就是你亲侄子,要打要骂,我绝对没二话,这臭小子居然还敢当刺头”

“我说疯子,今天可是放假时间,你又给我安排工作么?”

陈国华笑呵呵地看着对方,一句话就把罗峰差点怼自闭了。

难得看到自己父亲吃瘪,罗文轩此时很想笑,但又得忍住,否则的话,他爹可不会顾及他是不是天才少年这个事实,拿起棍子就朝他身上招呼的,到时候他都没地喊冤。

闲扯淡几句,几人坐下来开始闲聊。

到了一九七九年的今天,尽管陈国华的很多身份是秘密,但罗峰、王学国他们这些人,其实都已经猜到了一些。

只不过,罗峰他们跟陈国华团聚聊天的时候,都是心照不宣,从来不会主动提及这些。

“老陈,这臭小子要是真被振华研究所给收了,要打要骂,你不用顾忌我.”

酒还没喝两口,罗峰又开始絮叨上了。

“这个臭小子也是你从小看着长大的,所以你这个当叔叔的”

“别看他学习还行,但就是半桶水,别说跟你比,就算是跟你家老大比,那也是多有不如.”

大部分家长都是这样的说辞,很喜欢贬低自己的孩子,这就是非常传统的打击式教育。

只不过,如果仔细看罗峰的微表情,就知道这小子根本不是在贬低,而是在嘚瑟呢。

振华研究所在全国所有科研机构当中,那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罗文轩能够进入这样的机构当研究员,绝对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与认可。

从一九六零年成立以来,振华研究所几乎每年都会招新,而且还不少。

可现如今呢?

在一九七九年的今天,每年光是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学校毕业生就已经超过一万人了,还有就是跟罗文轩这些差不多的天才,也跟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是在一九六六年成立的,至今也有十三年光阴了。

受陈国华这位全球顶级数学家的影响,京城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也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数学第三极。

甚至,因为陈国华的影响和推动,内地出现越来越多的数学、物理天才了。

这些天才有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的庇护和培养,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一九七零年之后,全国各地小学、中学等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物理或者数学竞赛,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考试。

除了高考之外,这些竞赛就是逆天改命的机会之一。

也因此,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才会发展壮大,招收更多的研究员。

振华研究所和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代表了两个不同科研方向,前者是应用领域,后者则是纯理论研究。

在罗峰看来,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还是更牛逼一些,毕竟这是搞前沿科学的理论研究的机构。

当然振华研究所也不差,甚至也十分牛逼。

可罗峰毕竟只是粗人,他看待事物的眼光相对狭隘,仅仅只是代表他个人看法罢了。

“对了,老陈,老王、老马他们的孩子呢?特别是王涛和马年好这两孩子,振华研究所没要他们么?”

闲聊了一会儿,罗峰又扯上了王学国和马秉裕他们。

马年好这孩子是一九六六年出生的,今年才十三岁,但其天才属性比罗文轩更强。

相比罗文轩的接连跳级,马年好虽说才十三岁,但已经在北大数学系读书了。

去年还连续发表了好几篇顶刊论文,春节的时候,就连陈国华就连续夸赞了他好几次。

可以说,马年好已经是京城高等科学研究院的预备役。

王涛这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比罗文轩小一岁,今年十五岁,同样是今年七月份大学毕业,只不过他是人大毕业生而已。

虽说年龄小一岁,但王涛在物理、数学层面的成就比罗文轩要强很多。

“疯子,他们的工作安排就不需要你来操心了,人家老王和老马肯定会搞掂的了.”

陈国华无奈地翻白眼道:

“国家对于这样的天才,肯定有自己的选拔方式和工作安排,振华研究所就算很想要这样的天才,那也是需要再等一等的”

“王涛就不说了,马年好才十三岁,都还没长大,他完全还可以继续多培养几年,让他先夯实一下基础”

“等到未来,我们这些老家伙干不动的时候,就是他们来顶班的时候了”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罗峰讪讪一笑,旋即没再提这些。

诚然如此,他也只是关心一下这些兄弟的孩子罢了。

而他根本就没提陈曦和陈安这两个孩子,因为他很清楚,陈国华绝对早有安排。

在他们这个小团体当中,不管是哈工大毕业的王学国,还是京城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的马秉裕,他们在遇到一些重大人生决策的时候,都喜欢找陈国华分析、建议。

只因为陈国华那开挂的人生,足以让罗峰他们这些小伙伴佩服到五体投地。

比如当初陈国华在一九六零年被聘请为北大数学教授,成为成为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后来更是全球公认的顶级数学家等等。

拿奖拿到手软!

在那个年代,陈国华拿到的那个菲尔兹奖,奖金可是一千五百块加币啊。

这等同于一千五百美金,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计算,那就是三千六百九十人元人民币呢。

尽管相比较荣誉来说,这些奖金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更何况陈国华早早就有自己的配车、专职司机和保镳了,而这些,罗峰至今也只是实现了配车和司机罢了。

所以,有陈国华这样的好朋友,罗峰他们自然更乐意找他拿建议了。

至于说陈曦和陈安两姐弟,他们还小,尽管跟马年好他们一样,都是天才,但陈国华却是没有干预他们的成长,最多是给他们分析利弊,几乎没有给过他们建议。

但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几乎是照搬他们父亲,只因为他们父母都是北大毕业生,如果不去北大的话,怎么也都说不过去吧?

五一假期很快成为过去,所有人都要继续上班了。

陈国华回到工作岗位,就接连签了不少文件,几乎都是来要钱的文件。

这些文件都已经被嫦娥智能过了一遍,具体用在哪里,早已经确定了下来。

比如刚刚签完的那份文件,其实就是百望山项目的费用明细。

百望山项目是振华研究所新办公场地,投资在一百亿人民币左右,现在就已经用掉了将近十分之一。

之所以用得这么快,自然是因为每向下挖掘一个楼层,都需要用掉很多的钢筋。

要知道,整个百望山内部是要被挖空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钢结构支撑,内部的一切肯定会很快倒塌的。

并且,由于内部都是用于振华研究所,未来投入使用的时候,很多实验室都会放置很多重量级的材料、电脑等等。

也因此,整体的稳固性、强度等要求肯定是远超其他建筑。

使用了那么多钢筋,成本当然不会低,何况还有那么多人施工,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唔,电池项目要这么多新人?”

突然,陈国华看着手中的文件,瞳孔瞬间放大了不少。

电池项目是最新立项的一个科研项目,陈国华想要推动电动自行车的崛起和发展,当然是少不了电池这东西了。

关于电动车这东西,早在一八三四年的时候,鹰酱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就已经制造出了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

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电驱动火车、有轨电车、铅酸电池驱动的三轮车等陆陆续续出现了。

但,这些玩意儿都只是发展了一点点,连小众都算不上,只能是在生死边缘徘徊罢了。

甚至还因为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车这玩意儿还受到了燃油汽车的竞争和打击。

即便是后世那个二零二四年的时空,电动汽车也依然受到传统燃油车的排挤、打压。

如今是一九七九年,改开已经正式启动,而陈国华得到了上级命令,可以从国外自行筹集经费,这个不需要交税。

同样,也可以从国内筹集经费,但一切都需要按照国家的政策来,不能够有任何优待。

其实陈国华也不需要这些优待,出口转内销的事儿,那就不要想了。

这个时代的改开优惠政策,肯定是不如原时空的。

比如免税多少年,土地免费使用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外资想要进来内地,跟本土企业一样,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没什么差别。

土地该交多少钱就要交多少钱,免费使用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郊区的工业用地,就算是一百块钱,或者说一块钱,那也必须得交啊。

市区的工业用地,那就必须要分情况了,如果是污染严重的企业,那就不要想了。

陈国华想要的是电动自行车这个新赛道,因为其他人不会留意这个赛道,而且他们也很难做到。

就算振华研究所早已经拿出锂离子电池技术了,但实际上敢直接‘拿来主义’的企业,没有几家。

之所以瞄准电动自行车这个行业,自然是因为它很赚钱了。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电动自行车在内地的发展是非常成功的。

从原时空的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电动自行车就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出行工具,并且它的生命力之顽强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国外很少看到电动自行车的身影,但是在内地,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辆小电驴。

俨然成为了每个家庭标配的出行工具,甚至有些家庭是不止一辆小电驴呢。

如此巨大的市场,陈国华如果视而不见,那才是真正的大损失呢。

虽说电动汽车也很诱人,但现在内地很多人,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费。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大部分有车一族,几乎都是单位配车,自己购买汽车的普通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也就是那些资本家、教授等一类有钱人,才会购买汽车。

因此,短时间内来说,陈国华是不会进入电动汽车这个领域的,除非出口。

“嗯,招了这么多新人,花钱如流水啊,看来我得抓紧时间赚钱了,否则的话,那么多张嘴巴,怎么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