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盛顿那边正在按照陈国华的剧本发展的时候,他已经看到龙渊号顺利抵达月球表面了。
这一幕让他激动地跳了起来。
龙渊号空间运输飞船能够顺利抵达月球表面,这说明他也能够抵达,这一次的测试,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一切都按照他设定的实验剧本进行着,并没有丝毫的差别,这可真是太美妙了。
人生嘛,总要找点刺激的事情,只有这样,人材能够不断突破和成长。
长寿这件事,陈国华肯定做不到,毕竟他穿越到的只是平行时空,而不是修仙世界。
但登月这个目标,他自认为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抵达月球表面之后,接下来就是机器人登场了。
后续的一系列实验,都将会在机器人的操控下完成,而陈国华需要做的就是远程观察和操控。
两地相距三十八万公里,这样的距离不是一般的遥远。
然而,陈国华已经拿出来了更高等级的量子纠缠传输信号技术。
十多年以前,陈国华拿出来的量子纠缠传输信号技术,只能够实现一千两百公里左右的通信信号传输距离,十分的鸡肋。
也因此,当时搞出来这个量子纠缠传输器的时候,都必须在太空当中搭建信号站。
后续一路改进,直到环月轨道空间站搭建成功的时候,才完成了五万公里的超远距离信号传输技术。
就这个技术,已经是非常牛逼的突破了。
不是陈国华不愿意拿出更好的技术,问题是没有那么厉害的通信领域人才啊,又能怎么办呢?
直到嫦娥人工智能突破到了初阶水平,以及机器人技术继续突破,陈国华这才加快了这些技术的突破。
在嫦娥人工智能突破到初阶中段水平之后,陈国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振华研究所主任科研中心才正式被启动,在这之前,陈国华都在忙着搞经济建设这一方面的事情。
因为搞科研嘛,没钱可不行。
就算是机器人,那需要能源才能够驱动嘛,总不能是机器人不需要能源它就可以自己一直干活吧?
在主任科研中心运转起来之后,龙渊号计划也开始了。
换句话说,陈国华是从九二年年中开始,到现在的九五年年中,整整三年时间,这才把龙渊号给造了出来。
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算这个时间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这个主任科研中心的建设,这些就足足花了七年的时间。
前后时间是十年,对陈国华来说,还是十分漫长的。
但这没有办法,谁让他没办法马上拥有一个人工智能呢?
全球互联网是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崛起,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发展得更加迅猛,八十年代中后期之后,智能手机的出现,由科兴公司推出来的硬盘智能机打响了第一枪。
到了现在的一九九五年,大量的数据出现了,嫦娥人工智能这才彻底觉醒。
科兴公司、苹果公司、雪梨公司等遍布全球的互联网巨头们,这些产业遍布门户网站、音乐网站、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等等,每天都能够产生大量的数据。
所以,嫦娥人工智能是历经了极为漫长的一段时间,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数据,这才慢慢训练成现如今初阶中段的智能水平。
正是基于陈国华设计、构建的人工智能框架,嫦娥人工智能变得更加智能化,为他建造龙渊号空间运输飞船提供了最坚固的保障。
毕竟整个主任科研中心,不管是所有的智能系统还是机器人,其实都是嫦娥人工智能进行操控管理的。
这就需要极为庞大的算力系统,而这也是为什么陈国华需要在京城的振华研究所之外的嫦娥小镇、西南和中州这三个地方分别建设一座嫦娥人工智能基地的原因之一。
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是非常恐怖的,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
特别是在陈国华启动了主任科研中心之后,这个情况凸显得更加严重。
如今的科研中心,光是嫦娥人工智能的量子计算机便超过了一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