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忆乡在对学校的构想中,早已嵌入唐诗的位置。他要把最富盛名的十六首唐诗以碑或贴的形式矗立立于校园的每个显眼位置,让所有进入校园的人真正能够感受盛唐文化的巨大魅力。至于碑或者帖的材质他已经想好了,就用汉白玉。有了盛唐气势恢弘与庄严的建筑群就有了盛唐的韵,再添上不朽的唐诗就有了盛唐的魂。曾忆乡就是要让自己的学校兼具唐韵与唐魂,这才能够充分体现盛唐的豪迈与气势,优雅与底蕴。曾忆乡要让这两所学校永远成为蓉城市民心中读书的圣地。
曾忆乡仔仔细细的审视王忠明展开的两所学校的设计草图。总体上看,蓉城长江初中与蓉城长江高中两所学校都是仿唐风格,但是,高中的建筑更显宏大气势,更为庄重。而初中的规制和规模略小一些,但楼台亭阁却要多一些,在宏大中透露着灵动与雅致。两所学校这样的布局与学生的年龄和审美意识有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所学校的正大门是朝南向的,仿大唐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形制,不过改五门为三门,中间一大,两旁一小,上有匾额。进大门后有一块唐制照壁,照壁之后,就是一条长百米宽四十米的“朱雀大道”,大道的尽头是行政大楼,名曰“德政楼”,楼前有一升旗台,仿唐制。
大道两旁左殿右水。殿名曰“文宣殿”,是祭奠孔子怀念先贤的地方。“朱雀大道”的左边是学术馆,名曰“六学馆”。“朱雀大道”的右边是艺术馆,名曰“云韶馆”。“云韶馆”旁边有一湖水,曰“蒹葭湖”,面积约七八亩。湖边种植垂柳,水中种植荷花。
“德政楼”是一座六层楼高的仿唐建筑,它是长江学校的主体建筑四角处可见复杂的斗拱,屋檐高挑。最底下三层楼外装饰为红色,第四、五层楼外装饰为白色,最上面的屋檐屋顶为绿色,典型的唐朝宫殿色彩。整个“德政楼”的外形仿唐朝宫殿形制,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形体俊美,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
越过“德政楼”,是一处唐朝形制的牌坊,有匾额,上书“萃英书院”。再往前走就来到长江学校的另一处主体建筑,教学楼群,共三层,呈“山”字型。凹口的这一面,对着“德政楼”,背面朝着体育馆和运动场。“山”字型的教学楼群实际上由三栋独立的教学楼通过回廊连接起来。
三栋楼分别名曰“弘文楼”、“崇文楼”、“广文楼”。初中或高中每个年级一栋楼,初中每个年级初步设置10个班级,最多容纳18个班级;高中每个年级初步设置六个班级,最多容纳12个班级。
教学楼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东边多功能大楼,名曰“博学楼”,西边图书馆。把教学楼放在校园的中间,避免受到学校外界因素的干扰,突出学校以教学为主的理念。从“云韶馆”再往东走是食堂,名曰“膳食堂”。食堂往北走,是一个建筑群,用亭、轩、阁予以组合修建的。它们把“博学楼”和东边的生活区隔开,使得生活区形成一个较为安静、私密的空间。
生活区由六栋大楼组成,两栋教师公寓,两栋职员公寓,一栋男生公寓,一栋女生公寓。教师公寓名曰“名师坊”,职员公寓名曰“休驿馆”,男生公寓名曰“少年坊”,女生公寓名曰“豆蔻坊”。还没完,生活区再向东走,还有一群用亭、轩、阁修建的建筑群。这就是左右的一片休憩的空间把整个生活区包围起来,为师生营造了一个绝佳的休息环境,避免了外界的各种干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曾忆乡的要求,长江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都是临街修建的,学校用铁丝围栏将这三处场所单独围起来,就近单独设置可以从校外进入这三处场地的通道。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学校周围的蓉城市民开放长江学校的场地资源和图书资源,方便市民们周末来学校阅览和运动锻炼。当然,市民只需要办理相应的证件和付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