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亿,化学2.8亿,生物3亿,数学2000万,沈奇是这么分配的。
他最热爱的数学,他只给了2000万人民币的年度科研预算。
学科性质就是如此,最烧钱的学科是物理和生物,然后是化学。
数学勤俭节约,过苦日子过惯了。
“沈老板,我们数学室今年的年度科研预算才2000万,这哪够用啊?”数学室室长周雨安坐不住了,他手下二十几个数学研究员,组合成10个数学课题研究组,每个课题组在今年的科研预算平均为200万人民币。
中心物理室,买一台纳米级加工设备,900万美元。
中心化学室,做化学药物II期临床研究,今年的经费是1.2亿人民币。
中心生物室,除了兼任室长的沈奇,其余五人是逃窜回国的肄业博士,他们买一套加起来不到一斤重、花里胡哨的玩意,要花掉500万欧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做基础理论研究的周雨安和他手下的兄弟姐妹,感觉到了卑微。
“没办法,中心穷啊,咱们得勒紧裤腰带度过这几年。”沈奇也很无奈,国家给了他的中心一年9亿元的科研预算,他的中心只是燕大的一个部门,而9亿人民币比一些985大学整个学校全年的科研预算都要高。
可以说国家给予了沈奇科研中心最大的支持,他一个部门的年度科研预算,高于山大整所大学。
这么富裕的高校附属部门,全中国仅有沈奇科研中心一家。
但在科研领域,科学家们的花钱欲望永远无法彻底满足。
“再穷不能穷数学,没有数学,哪有理化生?”周雨安是极其坚定的数学战士,他对于数学的初心始终未变。2000万的科研经费真不算多,2000万放在外面,只能在首都地段比较好的位置,买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商品房而已。
“是这么个道理,然而雨安啊,我实在是挤不出钱加到数学室。拆东墙补西墙,也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咱们中心理化生版块今年的费用也是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