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不得不低头

“也不知爹爹会对我怎样?”

过了一阵子,贾宝玉才反应了过来,双腿如灌铅,慢腾腾的往府里走去……

……

而一切如他所想,只是吃过晚饭,他与贾环便被贾政叫了过去,询问了学业的进度之后,便说了些“你四弟小小年纪,便已经书熟稔,根基牢固,你等《大学》居然还没读完,可见是不用功,下次再没长进,一定给顿板子”之类的话,疾言厉色把两人狠狠训了一顿,然后才让两人去了。

而后又把贾琮召了过来,面如和煦春风的商讨起贾琮去哪里读书的事情。

大虞的院试与大明一样,三年两考,今年得中,再考需要明年了。而在这期间童生一般会择取一所学院或私塾读书深造。

至于其原因是因为府学与县学一样,由于私人院校的兴起,此时府学也只是负责月考、季考、年考的考核。而甲榜前十名却是连考核都不用了!

而对于县试、府试这两场,贾琮本以为以他穿越过来人的底蕴,不敢说考第一,他心里暗自认为考个三甲是没问题的,但结果也并如他所想……

因此,考虑到下一场院试竞争强度的加大,贾琮已经有了出去读书的想法。

京师内外有正阳书院、集贤书院、西山书院、郑涛私院等等,贾政毕竟也是大半个读书人出身,当年就对这些书院、私塾有过深入的研究,向贾琮讲述完各书院、私塾的优劣后,建议贾琮去集贤书院。

之所以如此建议,一是因为集贤书院的院长董阳皱做过吏部尚书、太子侍读,主持过多次会试,在科考文章上很有造诣,另外就是集贤书院聚集很多当世大儒,比如李守明,张必武等等。

第二个原因则是集贤书院在城内钞库街一带,距离荣国府比较近。

第三则是贾政的好友梅知孚的小儿子梅清远也在集贤书院读书,贾琮去了,也有照顾。

实际上第二点只是贾政看中的集贤书院的优点,贾琮早早就想离荣国府远远的,最好是一刀两断。

但是贾琮也很明白,在他这个年龄离开荣国府是很难的,为了荣国府的颜面,他们必然不会同意。

而要与荣国府完全切割,则是更难,毕竟这事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现在贾琮只希望以后自己少受些荣国府的累赘与牵连。

再三思索后,贾琮还是听从了贾政的建议。原因很简单,贾政给出的建议极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