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外面,老潘已经从派出所回来,正和苏易三人坐在那个靠窗的餐桌旁。
“这位是我大师兄,阳旭。这位是潘总,我们明源书院的合伙人”苏易分别介绍了身边头发花白的男人和老潘。
“阳老师好!前几天苏哥就说,约时间请阳老师一起说一下书院的事。”老潘在百度上了解过苏易的这位大师兄,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书画家。
“潘总好。虽然我们第一次见,但你的停外面我是早就如雷贯耳了。”阳旭客气地欠了欠身。
“一个苍蝇馆子,阳老师见笑了。”老潘谦虚道。
“今天我把两位请到一起,想跟两位商量一下我们书院怎么运营,切入点怎么找。”苏易没有那么多的客套,直接切入正题。
“文化资源市场化一直是个很尴尬的事。所以,我们做这个书院,其宗旨是要给文化资源和市场搭建一座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来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但怎么切入,还需要两位多出谋划策。就像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潘总是市场,大师兄是自愿。我呢,就当那座桥了。”
“我先问问,作为市场的潘总,你有哪些文化方面的需求?”苏易直接用在座的三个人做了模拟分类。
“我想,最直接的是,我的两个小孩都在学书法,这应该就是苏哥说的需求。”老潘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孩子都上书法培训班。
“而我们这边呢,这么说吧,潘总,我们师门的师兄弟,任何一位都可以胜任从初级到创作的书法教学。这应该就是苏师兄说的资源。”
两人说完,看着苏易,这座桥该做些什么?
“最接的做法,就是办个书法培训班。”苏易还没说话,沈静却先说了。
老潘和阳旭都点了点头,这是最直接桥梁。
“但现在培训班已经很多,竞争激烈不说,而且良莠不齐。我在考虑,能不能还是以网络为切入点。”苏易说着,拿起放在桌上的手机,点开微信上的订阅号。
“这是明源书院的公众号。”苏易把手机屏幕给老潘和阳旭看,然后让他们用手机扫了明源书院的二维码,加了关注。
“可这关注了,又怎么做?”阳旭看了看这个公众号,关注的也只有十多个人人。根本谈不上影响力,而且,受众还属于小众,现在停外面里面大概有二十多人,,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