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还看今朝(二)

鸡蛋也要票,老妈有招,把粮本上吃不完的粗粮买回来,跟流动小商贩换鸡蛋。

加上秋天老爸利用周末时间用搬网抓的鱼晒成的鱼干,禹天成长所需的营养还是能保证的;

条件肯定没法跟后世比,但他很知足,就这生活条件已经算是国内最好的了,还想要啥自行车啊。

开春以后,他每天早晚锻炼身体,吃饭也不挑食了,身体强健很多。

穿过铁门,进入了厂区。

除了物质条件艰苦点,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需要他克服;

最大的不适应来自这个时代的公共卫生。

生活区的生活污水排放缺乏管理,冬季还好,到了夏季,滋生蚊虫不说,一场大雨下来,生活区内部马上变成泽国,水排的很慢,进出家门都得垫着砖头通行。

生活垃圾都往房头空旷的地方扔,很长时间不见清理一次,里边尺把长的老鼠穿来穿去。

可能是硫磺香皂普及的缘故,虱子倒是消失了,这对他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安慰。

最让他深恶痛绝的是他家旁边的那个公共厕所,去了两次之后他坚决不去第三次,这还是冬天,如果到了夏季,他不愿去想了。

“这帮厂领导整天都不知道干嘛?上万人的大厂连厕所都管不好。”

露天解决是不可能的,以后多走几步路去学校上厕所;

还有,上学让他很痛苦,在教室坐不住......

绕过锅炉房,上了厂区的大马路。

马路是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联通东西两个厂区和生活区,马路两边分布着招待所、电影院、医院、幼儿园、学校、粮站、菜市场和商店,各种生活配套一应俱全,以前提倡企业办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生活区里都是一排排的平房,每排五户,每家带个小院子,自家在院里养过鸡,还引来过爱偷鸡的黄鼠狼。

如今平房已经变得老旧,这两年开始建4层的筒子楼,十年后完全取代了平房,生活区修建了休闲广场、人工湖、公园;

厂区越变越漂亮,人却是越来越少,进入2000年以后,厂子经济效益连年亏损,车间不断迁走,加上职工退休、买断工龄,最后厂区人口剩下不到1000人,大都是老人,学校、医院都停办了。

“未来一定要拯救整个厂区的命运,不让它走上滑坡的道路,让厂区的职工和家属继续生活在这里,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