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这样那样项目的过程中,听着陈澄所描述的未来,大老舅还曾跟陈澄描述过他自己的一个梦想。
陈澄甚至从来都不知道,大老舅原来曾经也是有过梦想的。
大老舅边琢磨边描述,最后被陈澄品出来的“形态”却让陈澄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简单来说,那就是一个录像带租赁店。
这时候,冲城基本上每个小区附近,大概都能找到这样的录像带租赁店。不对,用如此正规的名称来形容这一业态都是冒犯了。
就是租录像带的。
标配就是一个沿街门面,甚至是胡同里楼道旁就拐角搭出来的违建。就一间,了不起两间,有个老板一呆呆一天。有个供老板呆着的柜台。应该有台电视,然后就是一整面一整面的架子,录像带好像书一样,侧边标签冲外,摆得密密麻麻。
一般一盘儿押金10块,假期可能贵点儿;一天租金1块,老客没准儿5毛甚至更低,但假期也可能贵点儿。
租期,押金记录可能就是柜台抽屉里一个破本子,押金单可能没有,也可能就是这破本子上撕下来的一张破纸。
架子上任拿下来一盘儿录像带,都是经过不知道多少人手的半新不旧,标签起角带油污盘出包浆都属正常。
录像带种类,基本就比照后世视频网站的列表分类:欧美,脚盆,港岛,台湾……动作,武侠,枪战,恐怖,爱情……
如果想要点特殊的“动作片儿”,你得专门跟老板打个招呼,老板会从柜台下面,柜子里,或者架子上面,不定那个地方,拿下来一个神秘的纸皮箱……
里外就老板一个人儿,就一间的门面可能厕所都没,老板出去方便就锁门,门上挂个老板在纸板背面手写的,表明他去尿尿了一会儿就回来的暗示。
而就这样的小店,当年在每“一片儿”居民区都显得很江湖。如果这片儿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还没线路,层次不高,那这片儿群众的娱乐生活恨不得都是这家店罩着的: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进进出出的大半都是住附近时不时就会来兜一圈儿的年轻人,一进门儿的切口:“老板,有来啥新片儿么?”“老板,有‘好片儿’么?”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小店,却也曾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看店一看看一天,除了整整带子,可以全天候的看片儿,无所事事,挣的不多,盘子不小。暗合后世最高境界的“躺平”风。
虽然这种店,碰到集中整治的时候,也会突然一夜之间一关一大片,很多店主的躺平,可能都是换了场所的“躺平”,但在那个电视频道依然论个数,娱乐贫瘠的年代,这点风险依然无法抑制群众的热情——光顾的热情,以及开店的热情。
等再过几年,VCD普及了,容易消磁容易摔坏的录像带,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店也变成了租影碟的——再后来,高速互联网时代,BT下载,视频平台,会给这个业态彻底画上个终结。
毕竟华国不是脚盆,本来这个业态依然可以生存的一大细分垂类,也是脚盆国特产的加勒比热门垂类,没有在阳光下的生存空间。
所以当大老舅跟陈澄描述出来这样的一个梦想时,陈澄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