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到年底,宋沛年带着厂里的管理层开了一个会议,主要是年度总结还有来年计划。
会议室从新厂规划出来了的一个二十平的房间,大长桌,宋沛年坐在了最上方。
他先讲了自己今年的工作总结,接着宋大哥和林海等人也讲了自己今年的工作总结。
等所有人讲完之后,宋沛年就谈起了明年的工作计划,“明年我给我们厂的规划,第一,继续发展发夹为首的发饰产品。第二,扩大生产品类,手链、项链等配饰,钥匙圈、皮夹皮包等产品。”
说着就看向宋二姐说道,“二姐,这些原料都需要你们采购部门多费心。采购布料的那些花色,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需要采取定制,争取形成产品特色,不和市面上一样。这样,我们遇到那些和我们打价格战的厂,我们也会有竞争优势。”
上月初,宋沛年将两个厂合并在了一起,部门都进行了细分,一直以来空缺的人力部也设立起来了,新招了两个以前都在工会干过的同志。
宋二姐现在是采购部的一把手,下面带了三位员工,招的这些员工都是有些‘人脉’的,当然因着这人脉,工资开的也很高。
宋二姐听到宋沛年的话,点头应是。
关于厂其他事情,宋沛年都一一细说了,什么生产部需要招聘专业的设计师,销售部也需要外出和那些新开的超市商店谈业务制定产品册之类的,人事部考勤需要注意...
他现在制定好明年的计划就是为了来年能抽出空来忙活塑料厂的事儿。
宋母说那塑料厂是完蛋玩意儿,是真的挺完蛋的,虽然挂了一个塑料厂的名,但是这厂生产的是胶鞋底子给鞋厂供货,时不时还会接其他国营厂需要的塑料品的订单。
生产线倒是有三条,不过都不怎么行了,都是一些干一天活坏三天的家伙什。
之所以卖给宋沛年五十万,主要是塑料厂的场地还是挺大的,厂后面还有一片空地也划给了他。
还有一辆坐在上面就像要散架的车也一便留给了宋沛年。
等到年一过,宋沛年就开始忙塑料厂的事儿了,先是之前的厂里两位技术工,宋沛年都留下了。
之后,又带着林海去了一趟商务部,话里话外都是要人,最后磨了三天,才磨来了三个研究生进来,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才。
宋沛年对于人才都是很珍视的,工资直接开到了三百块钱一个月,还许诺了分红。
好在今年制造厂的分红还是挺高的,要不然前期运转还真的有点儿运不过来。
宋父还有宋老爷子都在机械厂干了许多年,人脉那些都是有的,宋沛年求着宋父,介绍了好些个机械方面的人才为他改造塑料厂的那三条生产线。
期间,宋沛年拿出了这些年看过的国内外杂志的机械合集,相关文章资料都被他整理成了一厚本子,本子交给了宋父,就是盼着他能改造出宋沛年最想要的生产线。
宋父拿到资料之后,恍惚了好久,原来小时候自家老爹说这小子聪明有福气,有福不好说,但是聪明好像是真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