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自己对恋爱也没什么兴趣,世上能像老哥和嫂子拥有这么幸福美满爱情的,实在太少太少了。自己这辈子就与艺术作伴吧。
这边的小丫头想着自己的小心事,那边秦克、宁青筠、爱德华·威滕及老陶,已结束了闲聊,又继续筛选能进入“核心研究团队”的顶尖科学家名单。
这次“星球防护罩”的工程量太大,涉及到太多的子科技,除了指挥各个国家的科学家精英团队外,秦克还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核心研究团队”,由他直辖管理,集中力量攻克那些最关键、最重要的技术难关。
这与之前在数学分析方向的“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类似。正是拥有这样的一支精锐数学家力量,秦克和宁青筠、老陶等几人才能仅花了短短半年左右,就建立起了极完美的“全球极端气候溯因分析大模型”,寻找到之前花了三年多时间都未能找到“气候异变根源”答案。 仙韵传
现在秦克就打算先圈定一些名单作为候选人,而在接下来几个月制订“星球防护罩”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这些候选人的表现,将决定了他们能否加入他的“核心研究团队”之中。
……
这次的“星球防护罩”技术方案研讨大会最终定在了十天后正式开始,这是因为要考虑到所有与会者从世界各地飞来的时间,以及本身的工作需要交接给其他人等等诸多情况。
在这十天里秦克也没闲着,他先初步拟好了设计思路和大概方案。
太阳风暴爆发时释放抛射的能量物质主要包括增强的电磁辐射、10keV-1GeV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快速等离子体云,其中等离子体云的主体是由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并还有少量例如氦、氧和铁等重元素,还会伴随着强烈的日冕磁场。
这么复杂的构成,还带着巨大的动量和磁场,想将之全部挡下并合理引导利用,难度可想而知,当中就涉及到电磁学、化学元素学、材料学、能量波动学等大大小小的数十门学科。
幸而秦克拥有神级的物理、数学水平,以及宗师级的化学(材料学)水平,论起知识量之丰富,在古往今来都称得上是天下无双,也只有他能综合运用这么多的知识与能力,草拟出初步的构思、设计方案来。
秦克在第五天便将自己的思路详细地写成了文字稿,在与宁青筠、老陶、爱德华·威滕、邱老先生等人沟通过后,又进行了细微的优化,便让微光翻译了几十种不同国家的语言,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了这12200多名与会的科学家们。
不管这些科学家们是否已到了夏国,总之先让他们根据这份思路草案各自在擅长的领域进行提前的思考与琢磨,到时在五天后的研讨会上直接发言。
搞定了这一切,秦克又马不停蹄地到处视察,寻找第一座发射基塔的选址。
发射基塔,就是“星球防护罩”的发射器,将能量电磁波及物质光波发射到大气层外,形成一层直径从一百公里到一千公里不等的防护罩。
秦克打算在全世界兴建大概5000至7000座发射基塔,以此组成覆盖全球的“星球防护罩”。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原型”与“试点”的第一座发射基塔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只要第一座发射基塔能成功建设实施,后续的几千座发射基塔只需要依样画葫芦同步兴建就行。
所以秦克打算从选址开始,就全程跟进第一座发射基塔的兴建实施。
选址要求还是有不少的,首先要距离居民区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干扰,也避免信号太强影响到居民的健康;然后空域必须为无人飞行区域,避免试验时影响到航行中的飞机;第三是地震和自然灾害风险必须低,而且有足够大的空间,因为发射基塔必须附建一个小型的核电站,确保能源供应。
关于能量的考虑,秦克最终还是没采用可控核聚变。虽然他拥有有S级知识《可控核聚变的奥秘》,还有LV5的特殊分支科技“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示范堆在他眼里已不是什么难事,但真正想要兴建起来涉及到太多的子科技,目前这个世界都不具备条件,如果逐一研究的话,哪怕他亲自带队也要两三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