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故事(七)量子芯片的新时代,以及迈向的星辰大海(下)

宁青筠有些惊讶:“夏芯国际?”

秦克点了点头:“不过话说回来,这区区一代量子芯片,果然还是有太多不能让人满意之处。”他早就看过夏芯国际的神光量子芯片样品了,对此极有发言权。

“瞧你这得瑟劲,要知道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第一代量子芯片已足够耀眼了。”宁青筠甩了秦克一记好看的白眼后也停下脚步,掏出手机飞快看了眼新闻简讯,随即抿着嘴儿轻笑道:

“不过真有点意外呀,还以为夏芯国际会等到两周后的十月一日再推出神光量子芯片呢。”

秦克这些年来可没少关注芯片市场,对近十年来的国际芯片市场形势了如指掌,当下笑道:

“夏芯国际这一两年来有点被两大国际巨头压着打的趋势,股价也跌了不少,估计早就憋着一股劲了,神光芯片一准备就绪就赶紧发布上市了,连新闻发布会都没提前预告。”

宁青筠收起手机,看了看四周没什么人靠近,才悄声道:“不知道凌绍唐、哈罗德、甘佩璇和花满亭他们看到这样的新闻会不会觉得失落?参与了这样伟大的科研,最终却只能默默无闻。”

媒体们这次算是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包括主流媒体在百般猜测后,最终都认为是夏芯国际自己的团队联合国内的研究实验室将这个“第一代神光量子芯片”研发出来的,反倒放过了最正确的答案——“神光量子芯片”确确实实是青柠量子计算实验室秘密研究出来的。

只不过“神光量子芯片”的意义太过重大,秦克与宁青筠不愿再出这样的风头,整套技术授权都是左绕右绕才由有关部门秘密交到夏芯国际手里的,连夏芯国际的最高层都没法子确定技术来源,授权费也都是按约定上缴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再以秘密途径转入到青柠科技间接控股的一家小形壳公司账户里。

可以说,只要在夏国国内,就没有哪个本国或外国公司有本事追查到青柠量子计算实验室身上,更别说顺藤摸瓜找到秦克和宁青筠头上。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青柠量子计算实验室的众人虽然参与了这样轻易可以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足以改变整个时代的伟大项目,也没法子说出去,只能锦衣夜行。

秦克笑道:“我和实验室的诸位谈过心了,他们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他们的名字将来肯定都会出现在教科书上,较之这时扬名立万站到风口浪尖,不如等到将来快退休了,再真正一鸣惊人,慢慢品尝‘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滋味。”

他对凌绍唐、哈罗德等人还是很信赖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典型的技术狂人,对于名利看得并不重,整个团队的文化氛围也是追求不断的技术进步、满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追求名气过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那些不适合留在实验室的,早就在这十年间陆续被调离了——期间花满亭等优秀的新生力量则增加到其中。

当然,秦克给与他们的物质奖励极为丰厚,像是哈罗德、凌绍唐、甘佩璇等团队核心成员都拿到了青柠科技的虚拟股权,能享受每年的分红,光是去年一年的分红金额就超过了5000万,几乎人人都成了亿万富翁。

凡人皆追逐“名利”二字,而求“名”也不过是为了“利”,现在物质奖励给足了,“名”的需求自然就降了下来。而且实验室里人人都知道,神光量子芯片的大多数核心技术难关,都是秦克小俩口解决的,他们顶多只能说是起到了助手、实验人员的作用,又怎好意思去抢这样的风头?

而且就算他们真的出名了,有跨国芯片集团想以更夸张的薪酬来挖他们,他们也不敢跳槽,毕竟青柠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制度很完善,除了秦克和宁青筠外,哪怕是团队的主管凌绍唐和哈罗德,都没法子完全掌握整套技术,所以就算跳槽到其他公司也没法子研究出类似的第一代量子芯片来。

哪怕退一万步说,真有关键技术人员跳槽了,国外的技术大牛们也将其欠缺的部分补完,顶多也就泄露第一代的量子芯片技术罢了——区区第一代量子芯片技术,秦克早已不放在心上了。

事实上第二代量子芯片技术早在去年年初就开发出来了,是由许清岩的“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在Q先生的指导下研究出来的,采用的技术路线与青柠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并不一样,是另一条成本更高、更难商用化的技术路线,支持激发的量子比特数稳定能突破到百万级,胜于第一代的“神光量子芯片”十倍,体积却更小一半。

只是考虑到安全、成本等各种因素,目前只是秘密应用到了国防方面,至于商业化,则是遥遥无期。

对此秦克和宁青筠心里都清楚得很。

宁青筠道:“他们离退休还远着呢,瞧他们的干劲,不到六十岁怕不肯提前离开技术科研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