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内阁改组(15)
顺达卫国王的诏书在第四天,达卫国王的亲自莅临,所有内阁各部委副总理和各位大臣、副大臣以及工作人员参加下,由丁富贵皇宫大总管在内阁大楼的大会议室上宣读了盖上玉玺的诏书,宣读完毕还递给总理、副总理、各位大臣传阅。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盖有玉玺的诏书,无形中增加了玉玺的神圣感,同样增进了内阁所有人员对国王的亲近感和无比尊重。
曼陀花是文化宣传与论大臣当然参加了会议,她以尚未举办婚礼为由拒绝住进皇宫,这正中顺达卫下怀,如果几个月后她不能洗身革面,回心转意的话,他就有理由休掉这个王妃了。他对这个不能与之休戚与共的王妃产生了厌恶和恐惧感,离心离德的结果他害怕在一起生活她会疯狂地报复。他打算以三个月或者半年为限,他要观察和考验她,还要找赵一鸣从旁观察,因为旁观者清嘛?如若考察不过关,只有下决心舍弃。.
曼陀文开始不打算来,他当然感到面子上难为情,但议会选举筹备委员会的几个人都给他打了电话,女儿也打电话劝他一定要去,最后他硬着头皮还是来了,当然是和女儿及筹委会几个人坐在一起。但父女俩都沉默寡言,比以前的活泼多话,简直是换了一个人。主持会议的是副总理兼外交大臣阿曼罗,搞外交的果然心思敏捷,善于演讲,眼下他宣布说“下面请尊敬的达卫国王发表重要讲话?大家鼓掌欢迎!”很快与会的三百多人就一齐鼓掌,可以说是掌声雷动,体现了大家对国王的爱戴之心意。
达卫国王满脸笑容,看得出内心的高兴表现在脸上。他说:“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也是我们王国的一件大喜事!就是内阁改组圆满完成,刚才丁富贵皇宫大总管宣读了朕下达的任命诏书!以赵一鸣为总理大臣的内阁各部委的大臣副大臣任命了,标志着王国的行政执掌机构又能够正常运转了?我做为国王充分信任这个内阁!以前的内阁被颂百方一帮子死党帮派势力把持很多年,他们不关心民众的疾苦,不关心王国的经济发展,不关心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不关心国家军队建设,关心的是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因此他们一伙蛆虫垮台了,遭到了广大民众、僧侣的唾弃!我的希望,也是民众的希望,改组后的新的内阁能够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王国的经济百尺杆头更进一步!使民众的幸福指数步步高升!我相信你们,做你们的坚强后盾!谢谢大家!”说完双手合十向台下致意,又迎来了一波热烈的掌声。
今天曼陀花在台下参加会议,但昨天下午她就向国家电视台、皇家电视台和《曼谷日报》、《曼谷晚报》下了指令,因此这些电视台和报纸的摄影记者、新闻报导记者,还有她的写作班子成员来了十多个人,他(她)们现在都在忙碌得不亦乐乎!顺达卫、赵一鸣看在眼里,喜在眉头,知道曼陀花终究还是顾全大局的,今天的一番操持,使得两人对她的印象改观不少,两人都向着曼陀花所坐的地方望了两次,似乎在点头会意表示赞赏。
阿曼罗又说:“下面请内阁总理大臣赵一鸣发表讲话,大家鼓掌欢迎?”同样台下掌声雷动,受欢迎程度比国王毫不逊色。赵一鸣龙行虎步走上台,先向达卫国王鞠躬行礼,然后向台下鞠躬九十度行礼,表达了感谢之意。他并未对着麦克风,而是走到台前对着台下听众,也未照本宣科拿着讲稿,他就是拉家常一般地说道:“首先我要感谢国王对我提携和信任!也感谢内阁的同仁们今天的欢迎和支持,有了这两点我高枕无忧了!大家知道以前的内阁与皇权是对立的,这种对立使得国王和内阁都无力抓经济,抓民生、抓国防、抓外贸、抓内贸,国王的施政方针,内阁抵制实施,内阁有什么好建议、好人才,国王不采纳不重用,因此上政令出不了皇城,七十二府郡有许多变成了独立王国,甚至有一部分府郡自行收税自行开支,名义上归王国管辖,实则自行其是!一个国家这样下去,终究是国将不国,如此下去国家前途堪忧哪?
由于颂百方一伙人贪赃枉法,达卫国王以极大的气魄采取了断然措施,这一伙盘据内阁多年的害虫垮台了!内阁今日获得了新生!新的生命必然要有新的发展,新的篇章,新的进步!从头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具体方案我们将组织制订并且上报国王后组织实施!我的初步想法是内阁不养闲人,今后想在内阁混日子的趁早走开,内阁要实行考核制度,半年考核一次,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降职降薪,三次考核不合格的大臣副大臣换人,我这个总理大臣由国王考核,一旦认定不合格了随时可以换掉!就是要有能者上,庸者下这种用人机制。我将制订定职定岗定编定责的四定方案,交国王审核后再行实施!我将在内阁建立一个季度述职一次的制度,即各位大臣自行制订工作效益实施方案交送给我,季末向我述职方案完成情况,包括哪些完成了!哪些尚未完成,打算怎么办?不但口头要说明,还要写下文字述职说明!这就是要防止当官不要当庸官、懒官,我作为总理大臣半年向国王述职一次,同样要有口头和文字述职说明。我正在考虑发展王国的经济和外贸内贸的措施和途径,当然还有外交等等,今后几天会与有关方面的大臣商量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报国王批准后实施!好我就讲这些,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了!”话一说完赵一鸣这一次是双手合十行礼。一时间台上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