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已经成功申领,并且在农经局完成了备案手续,同时还在农行开立了对公账户,正式具备了法人资格。如今,只差前往税务局进行注册登记,待完成税务登记后,就能够申领增值税发票,并购买开票软件了。
此时此刻,巨石村村委及驻村工作队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忙碌的工作,而他自己却突然闲了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开始认真地谋划起他一直心心念念的蔬菜大棚种植项目。
李晓阳从未涉足过生意领域,也未曾策划过任何项目。然而,他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正是工商管理,对于项目的策划谋划,他还是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尽管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距,但其中的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即便如此,他也明白要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按照量入为出这一原则,李晓阳开始仔细盘算自己手头实际可动用的资产有多少。
原本,第一个可被动用的资产来源便是入社社员投入的资金。但由于这是首次进行蔬菜种植,具体的盈亏情况难以准确预测,所以最终李晓阳决定将所有土地全部租用,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的土地都一样租用,如此一来,实际上所有的贫困户都并未真正投入资产。
那么,他的第一批资产究竟该从何处获得呢?这还需要从银行贷款以及扶贫办的项目投入方面来考虑。
银行贷款相对较为容易,国家有相关政策支持。为此,李晓阳也让杜志刚在银行进行了详尽的咨询。目前能够享受到的政策是,每一名贫困户可以获得国家提供的 5 万元无息贷款,这样他就有了 75 万元的初始资金。
按照扶贫办项目的常规做法,扶贫办投入的项目资金,国家承担一半,然后村集体承担另一半。这样的话,自己手头有 75 万,就可以从扶贫办争取到 75 万元的投入,如此一来,总的项目资金就能达到 150 万元。
基于这 150 万元的资金,李晓阳开始了自己第一期的详细规划。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全神贯注地绘制着合作社公司化运营的拓扑图、组织结构图以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三流流转图”。这些图表就像是他规划的蓝图,清晰地展现出了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
在绘制完这些图表后,他根据一年的生产计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谋划。他深知,要想让合作社取得成功,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于是,他仔细地考虑着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首先,他计划租用农民 100 亩土地,打造一个“百亩蔬菜园”。这个蔬菜园将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石,也是他实现梦想的起点。他将蔬菜分为了两大类别,一类是普菜,一类是特菜,并且为每一类都精心挑选了十个品种。普菜方面,他选择了绿橄榄、西红柿、小油菜、白萝卜、菠菜、西葫芦、大白菜、豆王、土豆、洋葱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市场需求较大。特菜则包括水果黄瓜、博洋甜瓜、水果萝卜、麒麟西瓜、秋葵、五彩椒、西兰花、紫甘蓝、罗马生菜、樱桃萝卜等,这些特菜品种新颖,口感独特,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他将其中 80 亩地作为普菜保留地,20 亩地作为特菜种植区。这样的布局既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不同品种的种植周期,他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进行轮番种植,这样能够让蔬菜上市的时间更加均衡,每个品种每隔十天左右都有进入销售季的蔬菜,从而保证市场上的蔬菜供应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