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晚年时段的拍摄, 不再需要舞蹈的加入, 但曾今今跑剧组却比先前更勤了。前辈宁书仪的精湛演技总是能让人肃然起敬,而对她而言,收获却远不止观摩时的惊叹。

宁书仪进组的第一天,曾今今就去打过招呼, 最初也只是说了些场面话, 相互认识了,并没有过多交流,主要还是宁书仪这阿姨看着一板一眼的,话也不多,在片场没戏的时候, 就闭目养神, 好像和谁都拒绝交流似的。想也知道,凭曾今今这情商实在很难和这种性格的长辈套近乎。

宁书仪以为曾今今是刚结束上阶段的工作, 按理她们的通告安排是不会有交集的, 或许一前一后就这一天碰上了。可没想到的是, 第二天、第三天, 都看到曾今今往片场跑。有时候在角落坐着看她演戏, 没拍的时候就看剧本记台词, 有时候又坐在导演边上看监视器,别的也不见她干了什么,像个剧组闲人。说实话, 现在这个年代, 这样的女演员很奇怪, 她心里想着。

三天的功夫,拍完了裕容龄聘上国务院文史馆馆员,然后撰写《清宫琐记》的剧情,这也是电影的开端,借助她写书的过程,引出少年时的回忆。

紧接着,则进入了裕容龄人生急转直下的时期,因为出生和经历,被当时混乱中的社会扣上了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

宁书仪进组的第四天,开始拍裕容龄折了双腿后,被送回监禁地的戏。电影拍摄略去了断腿的具体经过,不过就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要是把这个激进混乱的场面还原出来,整部电影的社会意义和冲击力就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了。只是传记类电影嘛,宣传的思想总是要正面一些,本来也不想拍成什么苦难电影,要是在这些剧情上使太大劲儿,难免会让人过度联想。中国第一个跳芭蕾舞和现代舞的人,一个致力于中外交流和慈善事业的舞蹈家,从晚清一路走来,经历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原以为国家安定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可偏又遭了这样的大难。废了舞蹈家的腿这种事情,可不比要了她的命能好得到哪里去。

所以这么拍怎么行?就算是揭陈年老疮疤,也是会流血的。

宁书仪躺在床上,形容枯槁,她望着对面的墙,看似平静,眼睛里却有情绪波动起伏。曾今今从监视器里描摹她的面容,沧桑感似已溢出小小的屏幕,并非来源于细致逼真的老年妆容,而是来自她的眼眸,眼眸里的疲惫与愁绪,以及那些无法看透的……似是困惑的东西。

下戏之后,曾今今找到了宁书仪跟前。看了她这么多天的戏,交流的欲望日益增长。正好,今天莫易久让人送来了几筐大杨梅,趁借花献佛的时机,正好有话题的切入点。话说回来,莫易久倒是想亲自来送杨梅的,可曾今今自己都是去打酱油的,她拿探班当借口给女朋友送吃的,也不合适啊。

其实宁书仪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不乐意理人,按她的说法,上了年纪精力不济,天没亮就起来化妆,天黑了才能收工,身体吃不消,还不得抓紧时间休息啊?而且闭目养神也是她酝酿情绪的一种方式,她推荐曾今今倒是可以试一试,或许这种方式也适合她。

两人又谈了许多,主要还是讲刚才那几场戏,宁书仪在表演的时候,是想向观众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裕容龄遭遇了这样的不幸,她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另一方面,宁书仪也想问问,曾今今这一天到晚的没事又在片场晃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