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漫谈

众人在那庄严肃穆、香烟缭绕的望龙寺中游历观赏了一番之后,便寻得一处清幽之地稍作休憩。他们纷纷拿出各自携带而来的美味食物,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愉快地交谈着,权当这便是一顿简单而又温馨的午餐。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已至午后三时许。此时,汪唯仁老师面色郑重地将班长李青松唤至身前,轻声嘱咐道:“青松啊,请你去仔细清点一下人数,看看大家都到齐了吗。待一切妥当后,咱们便可启程返回学校了。”李青松闻言,连忙起身应诺,而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人群,开始认真地点数起来。

没过多久,李青松便向汪老师汇报说:“老师,经过我的仔细清点,咱们班所有同学一个不少,全都到齐啦!”听到这个消息后,汪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大手一挥,高声下达指令:“既然同学们都已经到齐了,那我们现在就出发返回学校吧!”

话音刚落,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他们纷纷收拾好自己的物品,排着整齐的队伍,跟随着汪老师踏上了归途。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仿佛一群快乐的小鸟。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照着他们灿烂的笑容。

脚下的青石条路蜿蜒曲折,宛如一条长龙伸向远方。同学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踩着青石条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伴随着他们前行。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乎也在为这群孩子们送行。

走着走着,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校歌,其他同学也纷纷跟着唱了起来。歌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山谷。这一刻,同学们忘记了疲惫和烦恼,心中充满了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期待。在欢快的歌声中,他们离学校越来越近……

这段日子以来,龚文涛一直都在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课余闲暇时光,全身心投入到对中外文学史的深入探究之中。就在众人纵情歌唱、稍作停歇之际,龚文涛瞅准时机,径直走向汪老师,并以一种谦逊求教的姿态开口问道:“汪老师,我心中存有一个疑惑已久的问题,还望您能不吝赐教。众所周知,无论是对于战争题材的刻画,还是针对那些惊心动魄的大灾大难的描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里,为何西方文学所呈现出来的场景往往充斥着极度惨烈乃至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与画面;然而反观咱们龙国的文学着作呢,则仅仅只是寥寥数语带过而已?”

“哦!说说你看了哪些外国文学作品。”汪老师满是探究的道。

“我看了《伊利亚特》、《战争与和平》、《广岛之恋》、《西线无战事》、《鼠疫》等着作。”龚文涛略带腼腆的说。

见到曾子轩和吴嘉卉拖在队伍后面慢吞吞的走着。汪老师提高了声音,说:“来!曾子轩,说说你的看法?”虽然曾子轩拖在队伍后面和吴嘉卉有说有笑,可以他敏锐的五感,他还是一字不漏的听到了龚文涛和汪老师的对话。他连忙向前几步,说:“龙国文学作品中,在描写战乱、灾难,百姓困苦时,相对来讲比较含蓄,通常只有寥寥数语,甚至是以春秋笔法来描述,不像西方的文学作品,对于细节的描写那么血腥残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代文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写文作诗,总会有‘教化’的意味在其中,而‘教化’,自然不能这么直接和赤裸裸。第二个原因就是文字狱。如果你写的文章太直白,影响到封建王朝的统治了,对不起,不只是禁你的书,还可能会砍你的头,甚至诛九族。试问,谁敢如此大胆。象‘扬州三日’、‘嘉定三屠’,都只是一笔带过。相比之下,外国文学作品中关于战争、灾难的描写,往往更加注重对战争、灾难本身的描写和表现。例如,《战争与和平》中描写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战争场面,其中不乏血腥、残忍的场景,但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悲惨世界》中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其中也有很多血腥、残忍的场景,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光辉。”

“其实龙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描写残酷的战争场面的。”汪老师幽幽地说,“例如说,《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战争场面,其中不乏血腥、残忍的场景,但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水浒传》中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起义和反抗,其中也有很多血腥、残忍的场景,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再比如这一句,‘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晚上睡在兵营里,早上吃的是敌人的心肝。”

众人默然不语。不久之后李青松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这句诗出自王粲的《七哀诗三首·其一》。这首诗是王粲在董卓之乱时所作,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中通过描写白骨蔽平原、饥妇人弃子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主,

“还有‘可怜河边无定骨,尤是春闺梦里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四首·其二》,全诗内容为: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诗的前两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奋不顾身地与匈奴作战,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生在胡地的烟尘之中。后两句则通过“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河边的白骨是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他们的妻子却还在梦中思念着他们,期待着他们的归来。这种生死两隔的悲剧,让人不禁为那些无辜的生命感到悲哀和惋惜。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龙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反对战争。”汪老师又举出一首诗。

众人纷纷踊跃发言,一路上气氛异常热烈,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交融,仿佛一场思想的盛宴正在上演。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但每个人都沉浸其中,全然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终于,这场激烈而精彩的讨论接近尾声,汪老师用他那深邃的目光看了看周围的人,缓缓开口说道:“正如大家说的一样,龙国的文学作品绝非仅仅局限于脉脉温情这一种表现形式。要知道,炎黄文明能够传承至今,并不仅仅依靠那些温馨感人的故事和情感。我们的先辈们曾经饱经战火纷飞之苦,遭遇过无数次天灾人祸的肆虐,同时还成功抵御住了众多疫情疾病的侵袭。正是这些残酷无比的考验与磨炼,铸就了华夏民族坚韧不拔、铮铮铁骨般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