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不时能听到哨子声和敲铁桶的声音,那是值班的人在吓唬野兽。在这此起彼伏的声响中,大家虽然睡得不太安稳,但好在这一夜并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平安地迎来了天明。然而,因为是在野外露营,每个人睡觉都格外警醒,所以天亮以后,大伙儿醒来时,大多数人都哈欠连天,一脸疲惫的模样。
第二天,我们离开然乌湖,前往波密。一路上,道路较为平坦,可由于冬季降水,部分路段有积水或暗冰,驾驶员们不得不全神贯注、谨慎驾驶。波密海拔2720米,气候相对温和,森林覆盖率高,被誉为“西藏的小江南”。一踏入这片土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高含量的负氧离子瞬间让我们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我们没有走太远,就在波密住了下来,打算好好调整一番。
第七天,车队从波密出发,经过通麦天险。尽管此时通麦大桥已建成,但周边道路在冬季仍存在一定风险。路面湿滑,山体时有落石,驾驶员们个个高度警惕,缓慢地通过这段危险路段。过了通麦,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到达鲁朗,这里有广袤的林海和如茵的草原,还有特色的石锅鸡,让我们大饱口福。继续前行,傍晚时分抵达林芝。林芝海拔2990米,气候宜人,同样被誉为“西藏江南”。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两天,一方面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补充物资;另一方面,也让大家好好休息,为后续的行程养精蓄锐。
在林芝休整期间,我们不仅享受着这座城市的宜人气候和独特风情,还时常聚在一起交流。有一天午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话题又回到了冒险经历上。
“我那次在神农架,还遇到了奇怪的迷雾。”吉喆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本来天气好好的,突然就起了一层浓雾,十几米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进,感觉随时都会迷失方向。”
我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那后来怎么走出迷雾的?”
吉喆轻松地笑了笑,耸耸肩说道:“运气好呗!我们顺着一个小斜坡往下走,走着走着,风一吹,雾就散了,眼前出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就顺着小溪找到了出去的路。”
徐新也接着说:“我在尼日利亚大草原还有一次更惊险的经历。有一回我们在草原上扎营,半夜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我出去一看,好家伙,一只猎豹正盯着我们的营地呢!”
乔英真听到这,忍不住捂住嘴巴,惊呼道:“啊?那怎么办?”
徐新咽了咽口水,绘声绘色地回忆道:“我赶紧叫醒大家,然后我们一起点燃了篝火,还不断地制造声响。那猎豹在周围转了好几圈,可能觉得我们不好对付,最后还是离开了。”
大家听着这些故事,既为他们的惊险遭遇捏一把汗,又对未知的冒险充满了向往。在林芝的休整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也让团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带着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满满的期待,准备再次踏上征程。
第八天,离开林芝,我们沿着G318国道西行。道路两旁是壮丽的高原风光,远处的雪山连绵不绝,近处的河流清澈见底。经过工布江达,这里海拔3440米,气温较低,我们在此短暂停留,补充燃油和物资。继续前行,前往松多的道路较为平坦,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松多海拔4469米,住宿条件有限,部分队员可能会因高反而感到不适。我们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翻越米拉山做准备。
第九天,早晨从松多出发,气温在 -5℃左右,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翻越米拉山时,山口寒风呼啸,雪花飞舞,车辆缓慢前行。米拉山海拔5013米,是川藏线上的重要垭口。站在山口,狂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我不禁缩了缩脖子,拉紧衣领,牙齿打着颤说道:“这风也太猛了!”马丽的脸被冻得通红,不停地搓着手,说道:“是啊,可真冷!”
下山后,便能看到拉萨的轮廓。到达拉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布达拉宫雄伟壮观,大昭寺香火鼎盛,我们被这里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文化深深吸引。车队在拉萨停留了三天,参观了着名的景点,感受着藏传佛教的神秘与庄严。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准备。我们在当地的市场上购买了充足的食物、饮用水和保暖用品,还补充了一些必要的药品和急救设备。在这三天里,我们也会在闲暇时交流彼此对拉萨的感受,分享旅途中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