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小楼是2007年启用的,一层是我们的工作区,二层是生活区。”
“小楼门口架着葡萄藤;庭院里种着无花果树;小楼这半拉,是咱们的观测人员用拉上岛的泥土开辟的两块菜地,用于补充新鲜蔬菜;另外一半拉,咱们用围栏圈出了一个小型“养鸡场”,这样就能吃到新鲜的鸡蛋了。”
“现在小楼里空调、热水器、净水器一应俱全;书架上又多了不少书籍;打开手机就是5G网络。”
“可以说,现在的环境要比以前好不少了!”
正当孙少钦给大家介绍着海洋站的时候,从小楼里又出来了三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出来的人是这轮值班的带队领导陈瑞。三十来岁的年纪,也是晒得黢黑。
“呦,李局,您怎么也来了?!”
陈瑞看到人群中的李国振,赶紧上前打了个招呼。
“哎~~早退下来了,就喊老李就行了。”
不等陈瑞客气反驳,李国振就给介绍起了他们这一群人。
“这是仇院,高主任,李主任,孙主任……”
一群人介绍完,10分钟也过去了。
“来来来,咱们屋里坐。”
老陈把一群人让到屋里,给大家都倒了一杯热茶。
“怎么样?这几年的生活比以前好不少了吧?!”
一坐下,李国振率先开口问到。
“那是,现在的环境跟以前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首先就是下面那个小码头,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物资搬运和出行观测。”
老陈又给每人的茶杯里续上热水。
“再就是淡水,现在淡水可以从船上的储水仓泵压到千里岩水库中,一次补给可以保证三个月的用水需求,既缓解了补给搬运强度,又解决了观测人员吃水用水问题。”
“我们早已不用再过喝雨水、吃馒头蘸酱油的苦日子了。”
“哈哈哈哈……”
看似搞笑的话语,实则包含了几代科研人员的辛酸。
“那你们现在还有啥困难没有?”
李国振喝了一口热茶继续问向老陈。
“要说困难啊,那还得属桑拿天儿了。”
千里岩岛上有“三宝”:苍蝇蚊子和小咬。
对于观测员而言,最难熬的是夏天。在千里岩岛上,平均每年有100多天大雾。尤其是到了夏天,高温高湿的天气就像是蒸桑拿,衣服甚至能拧出水来。而在岛上,电力负荷没有办法带动空调,有时候整晚都睡不着。
“岛上的电力来自于太阳能发电,然后储存在蓄电池里。电力主要供应各种观测设备正常运转,在加上日常用电,空调对我们而言太奢侈了。有时候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在岛上到处转,找一个空气流通好的地方休息。但是,在外边我们又得面临岛上特有的蚊虫叮咬。岛上的蚊虫咬人特别凶,有时候要很长时间才能好。”
陈瑞苦笑着说出了这番话。
“那为什么不建一个风力发电呢?我看岛上的风力也不小啊!是资金的问题吗?”
坐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徐长清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资金是一方面,再有就是现在每次来的补给船本身就要装很多装备和补给,也没有地方或者专门再运送一趟风力发电的设施啊!”
“这不叫事儿!”阿尔斯楞瓮声瓮气的大手一挥。
“这次游钓完回去我就安排,在这山顶上安三套20KW的风机组,肯定够你们的日常和监测的用电。”
陈瑞刚想说什么就被徐长清和钱富有打断了。
“我说大狮子,这事儿不能光你露脸啊,我们哥俩儿也得有份儿啊!”
“就是就是,说好了啊,一人捐赠一套,谁也别多谁也别少。”
陈瑞和几个队员对视一眼,刚要和李国振说什么。
“我知道他们几个的意思,无非就是以后如果来岛上钓鱼,不想住外边儿受罪,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