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的第三条岸

完美的船 ALB管 1363 字 25天前

第二天上午,周老师和其他教学质量评估组的老师一起来到文学系听杨帆老师的文学理论课。这堂课同时也是一堂公开课,特意在大阶梯教室上课,还有其他高校的老师和一些教育界的同行参加。

公开课10点准时开始,整个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杨老师今天文学理论课讲《作为艺术理论的“表现”》,单看这个题目是非常晦涩的。

“在文学范畴内,说到“表现”,那它所对应的另外一个词就是“再现”。文学不是简单地“再现”,在文学创作中,更是运用的是“表现”。“表现”跟一种表达方式有关系,那就是抒情。我们首先就谈一下什么是抒情,或者说抒情有什么特征。”杨老师开始侃侃而谈,从古诗歌谈到白话文,从胡适郭沫若谈到徐志摩闻一多。

“抒情强调的是情感表现,是主观情感的呈现,强调的是自我内心体验的表达。它特别突出了一种能力,就是个性创造力,想象能力,甚至说某种天赋。天才的构思和表现能力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体创造力。古希腊的柏拉图说过,如果想写出好的文学作品,那就要进入一种迷狂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迷狂说。迷狂说白了,就是一种疯癫的状态。”很自然地,杨老师也娓娓道出了本节文学理论课的主旨。

“在文学作品当中抒情,要想抒发的情感到位,首先第一步要超越原发情感,我们举郭沫若的诗歌《天狗》为例,这首诗就是用白话文直接抒发当时的情感,它并没有超越原发情感。而抒情更好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你要感受你的感受,把你之前的感受当成一个对象。真正的抒情是,我激动了高兴了兴奋了悲伤了之后,我平复了一下冷静了一下,我在审视我之前的那份情感的时候,把有用的摘出来,再把没用的删掉,而不是简单的宣泄。然后通过艺术加工,把之前的那种感情或放大或缩小。抒情不单单是情感的释放,更是情感的构造。构造什么?构造意象。”杨老师在说到这段话的时候,讲台下的人一水儿地在哗哗地记着笔记,搞得周老师不记点儿什么都不好意思似的。于是周宁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抒情不是情感直接的宣泄,而是要构造意象。写完了之后,她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像旁边坐着的女大学生,有点荒唐可笑。

“我们不是说直接的宣泄不好啊,直接抒情也是抒情的一种方式,在宣泄时主体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感里,而间接抒情更为高级。这时主体是情感的构建者,有一种自我审视自己情感的感觉,这个时候主体是自由的。所以说从另外一种层面上,它建构了某种感情。下面我们来讲抒情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如何构造抒情话语。抒情话语的本质就是不追求外表的真实,而是追求情感的真实。”当杨老师讲到这儿的时候,周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若有所思起来,她想起了这次的朋友圈“事件”,从而开始反思自己每天发的朋友圈是不是仅仅是某种情感的“宣泄”呢?按照杨老师的说法,自然是,她在朋友圈里抒发的那些就是某种外表的真实,仅此而已。但自己的内心呢?那埋藏在朋友圈背后的孤独落寞和无人关心呢……想到这里,周宁马上打住了思绪,她突然觉得有些可怕:天呐!杨帆不会是已经洞察到了这些吧……

“什么样的情感才是真实的呢?就是按照逻辑上它是说不通的,但从情感上它是说的通的。比如有一部小说叫《白象似的群山》,讲得是什么呢?在西班牙的一个火车站,一对情侣在候车大厅等车,因为还有40分钟火车才到站,他们就到一家咖啡店点了两杯咖啡,坐下开始聊天。聊天的过程当中,这个女生好像有心事,她告诉这个男生她怀孕了,男生不以为然,希望这个女生去做堕胎手术,然后这个女生很不乐意。因为大家可能不知道,堕胎这件事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是违法的,如果要堕胎是不能在正规医院接受手术的,只能去地下的黑诊所。在这个过程当中女生有一段对白,这段对白当中背后蕴含了一种情感。那女生看着远处,对男生说你看这群山像一群白象,然后那个男生说像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像。然后接下来这个女生说,你是不会觉得像的。就这一句话,这句话背后暗含的是什么呢?就是你是根本不会懂的,你是不会理解我的。你会发现,这个女生在说话的时候,表面上是在指向一个外在的现实,内心其实在抒发着一个情感。她背后的意思是,你根本不懂我,根本不理解我,你当然不会觉得像。所以,大家要知道,学文学有一个好处,就是谈恋爱的时候能读懂对方的潜台词,潜台词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含义,你要学会读懂。”杨老师说到此处时,整个大阶梯教室里的人一起哄堂大笑起来,搞得周宁觉得所有人都在笑她一样,尴尬至极。

“我们文学最重要抓的是情感,至于它说的内容是什么,尤其在很多作品当中,其实并不重要。所以说,因为它追求的是某种情感真实,所以它遵循的是某种情感逻辑。在中国古代经常说一句话叫:无理为妙,恰恰是看似无理,它不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反而它妙。”杨老师讲到这儿时终于打开了PPT,之前他都是一边讲一边在用板书疯狂输出。他甚至还在此处调侃了一下周宁。

“我这节课终于要用PPT了,之前教务处的老师管我要教案存档,我说没有,她还不信,我这节课终于要用PPT了。”杨老师特意把我这节课终于要用PPT了重复了两遍,周宁此时听了更加恼火了。

然而等杨老师打开PPT之后,PPT所展示的也只不过是一篇文章而已。

“我给大家看一个小说,这个小说的名字叫《河的第三条岸》,大家看一看这个小说,我提一个问题,看完了之后,你们告诉我这个小说它想表达的是什么含义?有没有同学想自告奋勇地来朗读一下?有的请举手?”杨老师一个冷不防开始给学生们留起了课堂作业,一个同样带着金丝眼镜的男同学,旋即自告奋勇地站起身大声朗读起来。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