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猎文明极其落后的生产力,注定了每一个部落的规模都很小。
因为单纯靠打鱼和狩猎,是养不过很多人口的。
这样的部落在天灾面前,也是极其脆弱的。
在渔猎文明之后,人类文明产生了两条分支。
一个分支,是农耕文明。
上古时期的人类,开始一代一代驯化和种植各种植物,使这些植物成为粮食。
农耕,一个方面让人类可以不用再在山里和野兽搏斗,摆脱了茹毛饮血。开始大量使用火来烹饪,而大规模的使用火,又让农耕文明发现了冶炼金属的技术和工艺。
另一个方面,只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耕产出的粮食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
所以,农耕文明形成了‘正循环’。
于是,农耕文明人口的数量开始大幅度的增加,成为了文明的‘主流’。
而渔猎文明产生的另一个分支,则是游牧文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农耕文明驯化植物不同,游牧文明人类种群所居住的地区,气候条件很差,是不适合耕种的。
所以,这些人类只能够驯化动物,饲养动物。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也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并行。
不过在大量使用火,并开始大量发展金属冶炼和机械工具之后……
农耕文明在几百年前开始逐渐进入了升级阶段。
那就是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下,耕种技术可以被工业技术所改革。
粮食,不再是工业文明下的人类国家最生死攸关的东西。
工业产品,在工业文明国家生产中的占比逐渐超过粮食生产。
目前来说,整个蓝星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工业文明的国家,其实也没几个。
工业文明对比农耕文明,自然是碾压式强大的。
但是工业文明也带来了两个极大的缺陷。
一个是资源,另一个则是能源。
工业文明的运行,需要极其巨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来支撑。
而一旦要是资源和能源供给被中断或者不足。
那么轻则国力衰退、经济危机。
严重点的……就是北棒和外蒙那样。
直接在文明等级上,从工业文明衰退到农耕或者游牧文明。
事实上,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曾经提出过一个设想。
哪个国家如果能够彻底解决资源和能源的问题……
哪个国家,就能够更先一步地,迈入到下一个文明阶段。
那么哪里的资源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答案,指向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