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真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灯前有月光,纸上勿生霜。
冰雪何其险,安全一线装。
安全第一,不能停留在口号,而是要靠一定的技术自动去完成保障。具体而言,就是当气温低到结冰的临界点,有自动温控器发出信号,由升温发热装置发挥融冰作用,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电网巡检人员的负担,并且能在凝冰刚开始时启动,融冰成本小了很多。此时蓝宏达教授的构想是在电缆外层套一绝缘温度调节保护层,只是这种既要绝缘又要通电升温的材料是何物?百思暂不得解。现在普遍采取电缆通电融冰的方法,需人工操作,不具备自动性,灯下的蓝宏达想解决由自动装置取代人工的课题。
继而,他又对目前业内这种线路短接融冰法提出了怀疑,电厂附近是可行的,山区呢?他陷入了迷茫。从物理方面能想的办法是有限的,是否从电缆的外层材料研发才是根本呢,用一种与冰雪相克的材料,使线路根本不具备结冰的条件,即使零下几十度的情况...这些正是蓝教授此时认真思考的难题。有词叹曰:
灯下心思谁可明。线长寒气滴、雪花凝。
冷风吹断雁啼声。脚步促、野外有人行。
林海雪原矜。银妆藏险峻、好狰狞。
高空作业电花迎。苦中乐、一曲梦儿萦。
寄调《小重山》,一表巡线人的苦与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