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也对此议论纷纷。
“这唐朝朝廷可真是不做人啊,都旱成那样了,都不说赈灾,还真就眼睁睁地看着人去死啊!”有人还沉浸在之前看到的,“百姓流殍,无处控诉”的场景之中。
他本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境况,他的朋友、妻儿、亲戚之中也没有经历过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对此油然而生的感同身受、物伤其类的感觉。
那些在灾荒之中挣扎、流落各地、生死难料、无处求援也无处申诉的人,都是普通百姓啊!
他们平日里就是在拼尽全力地活着,挣扎求存,没有什么财富也没有什么显贵亲戚,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在灾祸来临的时候,自己的运气更好一些、能够挣扎的更久一些,挣扎到找到一处新的能够安顿下来的地方;
以及,指望朝廷稍微做一点人,在面对这样的灾荒、百姓死亡的情况下,能够出钱出粮赈灾救人。
至于其他的,根本不敢指望,也从没有想过要指望。
但就是如此的百姓,在这样的灾祸面前,却也根本活不下去——因为朝廷那是完全完全地不做人啊!
但凡,但凡朝廷稍微做一点人,或者赈灾,或者稍微减免一点点赋税徭役,那百姓就能够活下来——至少,有更多的人有可能活下来。
可是朝廷没有。
既不赈灾,也不减免赋税徭役。
地方官府也全部都无动于衷。
这还能如何?这又怎么不让其他并非这个时代的百姓看到后,觉得感同身受?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反了他的!”更有人深深带入其中,然后义愤填膺起来,“反正都是活不下去了,又凭什么要如了他们的愿,就这么死去?与其这么死了,倒还不如和他们拼一把!”
“要是死前能够带上几个鱼肉乡里的官吏,那也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