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拱手说道:
“儿臣听闻,郑氏施行共财聚食之制,族中一切财货,皆归集体所有。
个人不得私自购置田产、积蓄钱财,日常开销均由族中统一发放,六十岁以上的老者无需劳作,由宗族供养……
也不知,是真是假?”
以他看来,郑氏内部的制度,这这这,不就是封建家族版的人民公/社吗?
他们甚至还有类似计工分的劳作制度!
朱元璋听后,沉吟片刻,手捋胡须道:
“如此说来,倒真是有点意思。
咱愈发想见见这个族长了,他们是如何做到这般井然有序的?实在令人称奇啊……”
朱标也在一旁思索。
他一直有留意陆知白在皇家科学院的讲学内容,也是越发晓得经济的重要性,便问道:
“驸马的意思是,郑氏的种种规矩,皆是建立在这财货制度之上?”
陆知白微微一笑,说道:
“此制度,无异于与人性中的贪婪较量。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儿臣不相信郑氏族人个个都是圣贤转世,只不过,他们在竭力约束人性的阴暗罢了……”
朱标皱起眉头说:
“若真是如此,这郑氏的家规怕是难以全然效仿……毕竟,总不能让全天下的家族都采用这般制度。”
朱元璋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却果断拍板道:
“能学多少便学多少,咱也不指望郑氏能永远昌盛下去。
他们从南宋延续至今,难道还不成功吗,强过多少朝代了!”
说罢,他闭上双眼,喟然长叹:
“咱这大明,还不知能延续多少年呢……”
陆知白微笑不语,并未迎合附和。
他心里明白,郑氏长久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配合上宗族血缘观念,真是绝佳。
然而陆知白盼着朱元璋能冷静些,莫要以为有了郑氏的范例,便可照搬成功之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