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阳明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1109 字 5天前

只见王守仁微微颔首道:“启奏陛下,以日常之事为例。当看到孩童不慎落入井中,人们心中会本能地生出恻隐之心,想着去救助,这瞬间的善恶判断,并非外界所授,而是源自内心,此便是心之理的体现。”

朱厚照微微点头,又问道:“于治国理政又有何用?”

王守仁神情愈发恳切:“启奏陛下,心理即天理,治国理政若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凡事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思索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便是将心学用于治国。就像制定政策时,若能先考量百姓的需求与利益,这便是顺应心中天理。”

朱厚照听闻,眼中闪过一抹亮色,追问道:“朕每日要处理诸多繁杂政务,有时难免会被各种奏报搅得心烦意乱,卿觉得朕该如何在这纷扰中秉持天理呢?”

王守仁向前一步,语气坚定:“陛下,每临一事,只需静下心,审视内心念头,摒弃私欲,留存天理。如此,陛下定能做出公正正确的决策。比如面对边疆战事,心中所想应是守护疆土、庇佑百姓,而非追求个人战功,这便是‘致良知’的运用。”

朱厚照抚掌大笑:“妙哉,当时我南巡,皆赖卿了,当时如果见卿聊上一聊,也不至于如此。”

王守仁躬身一拜,郑重说道:“陛下圣明。”

朱厚照于是又道:“朕行天道,然百官多有不明,屡屡谏阻,朕十分气愤,就是王琼、王宪、王瓒等人也受非议,正如卿所言,对百姓有利,名声也不打紧,只是百官也说,他们也是为了百姓好,此奈若何?”

王守仁道:“官声、民声即为一,又为二,为了朝廷是一,但是施政之时,所系干系不一,即为二,但终归为一。”

朱厚照闻言心中直叹:“牛啊。”于是点点头道:“所以朕施政务求有利民生,如果对国家好,朕就是担了骂名也无碍,事事由实践,实践之后,方知对错,错就改,对则加勉就是。”

王守仁闻言一愣,心中细细品味着皇帝的这句话。

朱厚照于是又道:“卿参赞军务,回去可多写条陈。”

王守仁道:“臣遵旨。”

朱厚照于是道:“卿可回去先歇息一两日再去衙门。”

王守仁于是行礼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