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铿锵三人行(二)

徐子东:“我不知道,可能要金像奖的组委会才知道。”

“我们节目播出的时候,金像奖到底怎么样已经知道了,观众们可以看看徐子东有没有说对——金像奖会不会给方导正名!能不能接纳变化,拥抱变化……”

梁文导打岔道:“这不是我们节目的说话方式,你那个太文绉绉了,我看徐子东已经是接纳拥抱变化了,他就是服了!那你说组委会服了吗?”

窦文韬大笑:“我不知道啊,这得是屏幕前的人才知道了!我们既然聊到了这个话题,给我们方导一个几秒种特写,说不定新闻能用得上。”

方沂摊了摊手,朝摄像头微笑。

这是台本上预先设的稿子,从“港地文化”开始。

这帮人其实在演戏,他们想要表达什么观点,私底下早已经达成共识,偏偏要放到节目上,一问一答、一唱一和。

果然,窦文韬忽然扮做半懂不懂的傻子,想起什么,“我有次看报道,说港地这边早期的文化,其实是大陆那一波人带来的……哪些人?建国后来港地的文化精英们,主要是魔都人居多,所以一开始的港地文化,其实是魔都文化,是吗?”

徐子东就等这个问:“你说对了!”

他细细描述港地文化最早的发源:

港地作为一个曾被英国管辖下的渔港小城,早先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文化,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土著太少。1841年英国人做过统计,当时全岛只有7450人,今天是七百多万人。它的人口主要来自各时代的移民,移民们文化、语言、习惯都不相同。

这种地方在经济发展起来后,它当然会自发的产生市民文化,然后有繁荣的文化产品,但它不会这么快,这么早。因为文化的发展一般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而且也要有一大批人持续性的专职创作,提供足够多的文化产品。

所以最早的“港地文化”,其实是各地方移民中的精英带来的地方文化,其中魔都派绝对人数虽然不多,但文化精英质量高,这些人出自当时亚洲最大城市之一,他们的作品和生活方式最具影响力,最吸引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质上成为港地市民的主流文化。

方沂也参与讨论,他扮演百科全书,侧面映证主持三人组的说法是正确的。

比如港地的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黄霑和蔡澜分别是浙、沪、羊城、潮州人。这四个人作品质量较高,产量相当大,但全都不是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