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经验

周诵有些迷惑的开口询问道。

周诵与荀彧、安禄山、谢安三人数次交流皇权的问题,周国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制度,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一直迟迟定不下。

虽然周朝如今大行分封,但是早晚会进行改变的,分封制适合开拓土地,传播华夏文明,但是分封制也会导致地方诸侯做大,威胁中央,反而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每个时代都不缺有才能的人,而是缺能给这些人提供表演的平台。

但是过分的中央集权又会导致君权膨胀,国家的治理需要依靠贤明的君主,这也是十分不妥的,毕竟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的后代代代贤明。

如果限制君权,又会导致权臣做大,从而打破原有的格局,国家的稳定本身是多方势力妥协的结果,这种权臣本身就打破了这种平衡,同样也会威胁到国家。

这些东西,都有着后世的国家借鉴。

秦朝刑法残暴,原有的特权阶级得不到满足,而被占领的六国又没有有效的统治,秦始皇只统一了制度,却没有统一思想,导致秦朝灭亡。

汉朝统一了思想,但是土豪势力过度膨胀,地方势力抬头,甚至能与中央对抗,汉光武帝借助世家的力量一统天下,从而更加放纵了世家豪族,出现了东汉后期幼帝的局面。

东西晋朝从曹魏手中夺过了天下,没有创业的艰辛,司马家选择与世家合作,同时又吸取曹魏不用宗室,大用外臣,导致天下被司马家窃取的错误,于是在国内广设藩王导致八王之乱。

隋唐时期,为了弥合军功地主集团,于是不断往外扩张,导致军功贵族做大,原有的府兵制崩溃啊,长征健儿的出现,形成了兵知将领,而不知皇帝的局面,军队成为将领的私军,致使藩镇割据,中央权威丧失。

宋朝面对叫兵悍将,动辄斩杀皇帝,自立天子的局面,矫枉过正,致使国家军事倾颓,屡屡被北方少数民族欺辱。

元朝的建立,导致了蒙古世界的分裂,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战争,使得忽必烈开始倚重北方汉军世侯,形成了蒙古奴隶主、汉军世侯、南方大地主共同掌握国家政权的局面,带有野蛮、奴隶制度性质的元朝,最终也被四处爆发的叛乱所推翻。

明朝则是在内忧外患中被覆灭,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造反,外有蒙古、满洲等边患,再辅以天灾人祸,最终叛军遍地,明朝灭亡。

在明朝建立初年,朱元璋便学习元朝宗王出塞制度设立自己的儿子为边王,帮助皇帝处理边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