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你已经好久不往我们报社投稿了。”

这个肖雅琴同志经常往她这里投稿。可以说文笔还是不错的。

肖雅琴不好意思的点头,“是,我最近在些小说,所以就没时间写短篇文章了。”

刘编辑眼睛一亮,就连另外你个编辑感兴趣了。

原因无他,平时往他们报社投稿子都是几千字的小短篇。

投小说的简直是凤毛麟角,是少之又少,偶尔也有,但水平不行,不是内容不好,就是文笔稚嫩。

就算想发表也要修改,但那要修到何年何月?干脆就拒稿了。

“哦?稿子带过来了吗?让我先看看。”刘编辑迫不及待的想看稿子。

另外三个人也蠢蠢欲动,但肖雅琴找的是刘编辑,再者,编辑们手上都有固定的作者,人家肖同志就是刘编辑手上固定的作者,他们要是抢的话就不太地道。

特别是还不知道什么水平的情况下就去抢,万一写的不行,岂不是得罪了刘编辑。

所以三个人也在静观其变,要是这位肖同志写的好,他们再私下联系跟肖同志约稿。

肖雅琴拿出稿子递给刘编辑,“也不知道写的行不行,改了好几遍,主要是我没写过长篇。

您给看一下,看看能不能入眼。”

刘编辑接过稿子,“励志人生?”

肖雅琴脸皮发烫,硬着头皮点头,心里默念,得学闺女的厚脸皮。

闺女说了,只要自己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绕是这样,她的手心也紧张的出汗了。

要是写别的他就不这么尴尬了,主要是这书的内容,她自己往死里夸自己的闺女,这样好吗?

刘编辑看了开头,她诧异的抬头,“故事的主人公是你的女儿?”

肖雅琴木着脸,“是,我女儿的经历故事性很强。

所以我才决定把它写下来,刘编辑您看的书的时候,不要把故事情节带入是我的女儿,这样看就客观多了。

我写的时候也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写的,如果站在主观的角度上,我恐怕要哭着写完这本书。

因为我女儿的经历实在是太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