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扎止血:使用绷带包扎时,注意绷带的起始位置和缠绕方向。对于四肢包扎,一般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每一圈绷带应覆盖前一圈的1/3 - 1/2宽度,避免绷带松脱或者过紧。如果是螺旋包扎法用于较长伤口,要保证绷带的螺旋是整齐有序的,这样才能均匀地施加压力。三角巾包扎头部时,要确保三角巾的顶点位置正确,打结处避开伤口和枕骨粗隆,防止压迫伤口和引起伤者不适。
- 异物处理:如果伤口有异物,浅部异物在取出时要使用消毒后的镊子,并且镊子的方向要尽量与异物刺入方向一致,避免将异物折断或者把异物推得更深。对于深部异物,一定不要随意拔出,要做好固定后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处理。
三、观察病情
- 生命体征:在止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伤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如果伤者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微弱、脉搏细速或摸不到、面色苍白加重等情况,可能是出血过多导致休克,要立即采取措施,如让伤者平躺,抬高下肢,并加快呼叫急救人员。
- 伤口情况:观察伤口出血是否得到控制。如果采用压迫止血后,松开手指瞬间血液又大量涌出,说明止血效果不佳,需要重新压迫并考虑改变止血方法,如增加压力或采用包扎止血等。同时,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如出现皮肤青紫、肿胀加剧或者局部温度降低等情况,可能是包扎过紧影响了血液循环。
四、防止感染
- 在止血操作前,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清洗双手或者戴上医用手套,减少细菌传播。对于伤口,冲洗和消毒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冲洗伤口时,避免污水等再次污染伤口。消毒时,注意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不要让消毒剂流入伤口深处刺激组织。如果伤口较深或者被污染严重,如被泥土、铁锈等污染,需要考虑打破伤风疫苗来预防破伤风感染。
头部受伤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一、意识状态
- 清醒且警觉:如果伤者意识清醒,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如自己的姓名、受伤经过、当前日期等,并且对周围环境有清晰的认知,通常说明伤势相对较轻。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排除颅内损伤的可能,仍需要持续观察。
- 短暂意识丧失:受伤后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几分钟),随后恢复清醒,这种情况可能提示有脑震荡,但也可能是更严重的颅内损伤的早期表现。需要密切关注伤者后续是否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 长时间意识不清或昏迷:如果伤者受伤后长时间昏迷不醒,或者意识状态逐渐变差,如从清醒变为嗜睡、昏睡,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很可能存在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严重的颅脑损伤,需要立即就医并进行紧急救治。
二、头痛和头晕
- 轻微头痛或头晕:受伤后仅有轻微的头痛或头晕,在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可能是头部受到震荡后的正常反应。但如果头痛、头晕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就需要引起重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剧烈头痛或严重头晕:如果伤者出现剧烈的、难以忍受的头痛,或者感觉头部沉重、眩晕严重,甚至伴有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这可能表明颅内压升高,如存在颅内血肿等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信号。
三、恶心和呕吐
- 偶尔恶心或呕吐一次:受伤后出现一两次轻微的恶心或呕吐,可能是头部受伤后的应激反应或者脑震荡的表现。可以先让伤者休息,观察症状是否会再次出现。
- 频繁呕吐:如果伤者频繁呕吐(如每隔几分钟就呕吐一次),这通常是比较严重的迹象,可能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刺激了呕吐中枢,提示颅内有严重的病变,如脑出血、脑疝等。
四、肢体活动和感觉
- 肢体活动正常、感觉良好:如果伤者四肢能够正常活动,没有麻木、无力、抽搐等感觉异常,这是比较好的情况,说明可能没有严重的脑损伤影响到运动和感觉中枢。
- 肢体活动受限或感觉异常:如果伤者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如无法抬起手臂、不能正常行走)或者肢体麻木、刺痛等感觉障碍,可能是脑部运动或感觉区域受到损伤,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损伤程度。
五、眼部症状
- 眼睛外观正常、视力无影响:如果伤者的眼睛外观没有变化,如眼球没有充血、瞳孔大小正常且对光反射灵敏,视力也正常,这表明头部受伤可能没有累及眼部相关的神经和组织。
- 瞳孔异常或视力下降:如果瞳孔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或者伤者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眼前发黑等视力问题,这可能提示有严重的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压迫了视神经或动眼神经等。
六、耳部症状
- 耳部无异常表现:如果耳部没有出血、听力正常、没有耳鸣等症状,说明头部受伤可能没有对耳部造成严重影响。
- 耳部出血、耳鸣或听力下降:耳部出血可能是颅底骨折的表现之一。耳鸣、听力下降也可能是头部受伤后影响到了内耳或听神经,这种情况也需要重视,可能与颅骨骨折或脑损伤有关。
头部受伤后的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即使初步判断伤势较轻,也需要密切观察一段时间,一旦发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头部受伤紧急救治指南
一、引言
头部受伤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损伤情况,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袭击、运动意外等。由于头部包含着大脑这一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其受伤后的处理至关重要,及时且正确的紧急救治措施能够显着降低伤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并创造有利条件。
二、头部受伤的类型及特点
1. 头皮损伤
- 头皮血肿:多因钝器打击或碰撞所致,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皮下血肿一般范围较小、质地较硬;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较大,可蔓延至整个颅顶;骨膜下血肿则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常因颅骨骨折引起。
- 头皮裂伤:由锐器切割或钝器打击导致头皮组织断裂。伤口边缘整齐或不整齐,出血往往较为凶猛,因为头皮的血供非常丰富。
- 头皮撕脱伤:多因头发被强力拉扯,致使大片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这种损伤不仅出血严重,还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头皮缺损,增加感染和愈合不良的风险。
2. 颅骨骨折
- 线性骨折:最为常见,骨折线呈线状,一般无明显移位,可单发或多发。单纯的线性骨折本身可能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常提示头部遭受了较大的外力冲击,需要警惕是否合并颅内损伤。
- 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向颅内凹陷,可压迫脑组织,导致局部脑功能障碍。凹陷程度较深、面积较大或位于重要功能区的凹陷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复位。
- 颅底骨折:常因颅底骨质薄弱,在头部遭受严重外力时发生。骨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颅前窝骨折可出现眼镜征(眶周淤血)、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颅中窝骨折可导致耳后乳突区淤血、脑脊液耳漏或鼻出血;颅后窝骨折则表现为枕部皮下淤血或咽后壁黏膜下淤血。颅底骨折容易并发颅内感染,需特别注意预防。
3. 脑损伤
- 脑震荡: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常有逆行性遗忘(不能回忆受伤当时及伤前一段时间的事情),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 CT 等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 脑挫裂伤: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实质性损伤,可发生在着力部位,也可在对冲部位。伤者意识障碍程度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偏瘫、失语、抽搐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还可能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 CT 可见脑组织内有低密度水肿区及散在的高密度出血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颅内血肿: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多因颅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等血管所致,典型表现为伤后有短暂的意识清醒期(中间清醒期),随后因血肿形成导致颅内压增高,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可伴有一侧瞳孔散大等脑疝表现;硬膜下血肿多因脑表面的桥静脉破裂出血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进展迅速,常无明显中间清醒期;脑内血肿多由脑挫裂伤灶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形成,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相似,但症状往往更严重,且随着血肿的增大,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三、头部受伤后的现场紧急处理
1. 保持冷静与评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