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既要 又要 还要

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不同寻常,可以说非常亲密。

荣锋也是后来才听爷爷讲,他和这位中央领导之间的亲密关系。

原来,老爷子嘴里的这位成哥,名叫宋成,年轻的时候,也是广城市政府里的一个小科员。

70年代末,当华夏全国还沉浸在争论“个体户雇佣超过7个人算不算剥削”时,受到香港开放务实之风影响的南粤省,则率先解放思想,提出了“私营经济”的概念;当时,广城市的个体户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荣安国也是踏着这股春风,去政府办理登记,当起了个体户。

而当时办理的人正是宋成,两人因此认识。

进入80年代,全华夏掀起了“姓资姓社”的大辩论,而且一度在南粤省风靡一时,但荣安国却没有时间去参与这些“口水仗”,他每天想的就是:什么能够赚钱,他就做什么。

宋成在当时可是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有头脑、有思想,但是没人脉,所以一开始只能在政府里从低层做起。

荣安国经常有事没事,跑去向宋成请教,问题一般是国家政策,或者是发财的路子等。

这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便慢慢熟络了起来。

后来,荣安国在宋成的建议下,开始成立乡镇企业。

因为根据宋成的观察,港澳台资企业正通过在华夏开立工厂,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以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进行高速发展,好多乡镇企业就通过“三来一补”的模式做大做强,荣安国的荣氏就是其中的一员。

说到这“三来一补”,荣锋在后世还专门研究过,全称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这种方式是华夏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为当时全华夏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荣氏家族企业的成功,宋成在后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曾经,荣安国也向宋成提出让他离开编制,请他加入荣氏并送他股份。可是,高人的想法确实高人一等。

宋成并没有答应,而是继续留在政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