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五十三页。壬二,普贤观耳识。
当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受了菩萨戒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是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而发起了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力。这个时候心境的和合产生一种善种子,我们叫作菩提心,这就是整个成佛之道的根本。但是,我们刚开始所发的菩提心,基本上我们叫作世俗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基本上有两种过失:一个,它是不坚固性的,它会随因缘而变化;第二个,它没有广大性,有些人是缘众生的苦,有些人是缘圣教衰。你当初的菩提心是缘单一的境而发的,所以你当时的菩提心的心量不是普遍,不是广大的。所以,发了菩提心以后,接下来要紧的工作就是,你必须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提升到一种胜义菩提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止你的戒定慧的修学,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的生起,是缘一种世俗谛的因缘而生起,以本经来说就是根尘识。你依止当时的六根去攀缘六尘,可能是缘三宝的境,也可能是缘众生的境,根境的和合产生一个了别的心识,这个心识是从根境的和合产生。但是这个境是变化的,你看,你十年前发的菩提心,你缘的境跟现在的境不同,所以你这个菩提心也就跟着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就是必须要破除虚妄的相状,开显真如的本性,破妄显真。
真实的胜义菩提心是不会变化的,因为它是离开了根尘识,它是在一种“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情况之下发起的菩提心。也就是说,它是在一种“无住”的情况之下而发的菩提心,完全是从内心发出来,它不必靠外在的因缘刺激,不必的。所以,这种依不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特别的坚固。你看他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的刺激,遇到顺境的诱惑,他那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永远不退转,因为他开始的菩提心所依止的处所就是不生灭心。
第二个,这个菩提心特别的广大,它是时空无尽的。所以你看有些人的善根,从出生以来他那个菩提心就很强。同样受了菩萨戒,有些人今生菩提心就几乎完全退失掉了;有些人的菩提心,从小的时候就很坚固,因为他刚开始栽培那个菩提心就特别的坚固,他依止不生灭心。首楞严王的坚固性不会因为死亡的因素而破坏的,他那个善根是一种不可破坏的善根。所以,我们在修本经的时候要知道,《楞严经》的角色,就是把我们这个菩提心,一个世俗的菩提心,转成一种胜义菩提心。
没有错,我们发了菩提心,但是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很坚固、是不是很广大?你的菩提心是依什么而发、以何为住?这个很重要,因为它毕竟是所有菩萨道的根本。《华严经》说,你要是忘失了菩提心,修一切的善法,都是魔业。所以《楞严经》的特色,就是把我们的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当然,到《法华经》的时候,就从这个胜义菩提心再发起广大的波罗蜜,来成就万德庄严。所以说,本经强调以不生灭心来安住我们的菩提心,再依止菩提心来修学空假中三观,来成就诸菩萨的万行,最后圆满菩提,是这个意思。
我们看讲义的壬二,普贤观耳识。这一段是普贤菩萨观耳识。这个能观的智是空假中三观,所观的境是耳识。这个耳识就是见闻嗅尝觉知中的这个“闻”,那个听闻的功能。这个就是依止能观的智,去观察所观的境,破除耳识中的六结而开显我们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这一段其实我们昨天讲过了,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十方诸佛都会教导他们弟子当中已经成就大乘善根的人,来修学普贤之德,向普贤菩萨学习他的德行。
普贤之德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时空无尽的功德。普贤菩萨所修的十大愿王,都是“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十大愿王是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也就是说,普贤之德,其实他的整个功德是依止不生灭心而发起的,所谓的称性起修,所以他的功德是一种时空无尽的功德。依止这样的时空无尽的功德修学普贤之德,能够使令我们快速地成佛。在《华严经》上说,一个菩萨能够具足普贤之德,就能够疾速地成佛。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属于一个菩萨的果地妙用,他成就以后的一种利他的妙用。普贤菩萨说,“我用心闻”,这个地方的心已经不是我们一般的意识分别心了。我们一般人是用耳识来听闻,就是由耳根去接触声尘的时候,产生一种生灭变化的耳识。当然,这个耳识是从根尘的接触而起的,所以会受到根尘的障碍。而普贤菩萨是把根尘识的假相破坏了,我们讲破妄显真,他把这个假相破坏以后,开显出一种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我们一般说的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他就是依止这个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来听闻。
小主,
那么,他听闻什么东西呢?“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他依止他的一念心性生起假观,来分别一切众生内心当中善恶邪正的种种的思想,跟众生种种的差别愿望。他就专门听闻这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在他方的恒河沙世界之外,假设有一个众生……就是说他听闻的范围很广。我们说过,我们如果依止耳识,那你这个听闻是有限量,因为你一定要经过根尘的碰撞才有这个识出来。但是普贤菩萨的听闻是依止那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所以你看他听闻的范围是什么呢?恒河沙世界之外!我们从这个地方到极乐世界才十万亿佛土,他这个是恒河沙的佛土。这当中,如果有任何一个众生心中能够发明普贤之行,能够真实地了达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称性起修十大愿王,那么这个时候,“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
这个“尔时”,指的是众生的心跟普贤菩萨的心相应的时候,这个时候,所谓的感应道交,普贤菩萨就乘六牙白象,分身百千。分身百千也不是说一定是百千,而是说只要有一个众生就分身一处,乃至有百千众生就分身百千处,到这个修行人的处所,到他的佛堂去。纵然这个人的业障深重,不能见到普贤菩萨的现前,但是普贤菩萨实际上一定会到达。到达以后在暗中来摩顶,来加持这个修行者,使令他灾障消除,乃至于“拥护安慰”。“拥护安慰”是指的他远离一切鬼神障,使令他所修的普贤之德能够圆满成就。也就是说,你能够依止普贤之德来修学,你就能够得到普贤菩萨的摩顶、拥护、安慰,这样的一种破除障碍的加持力。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的法门,我说到我最初的因地,是依止一念心性来听闻十方世界,来分别众生种种的知见,而成就一种自在的功德。这个是斯为第一。
这个地方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要行菩萨道,你就要成就一种功德,就是“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这个地方我们简单地讲一下。
我们刚开始在成就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所观境都是观察自己的五阴身心世界,它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你的心活动的范围大概都是自己的身心世界。当然,刚开始这样是可以理解,因为你必须要去调伏你对五阴的执取。
但是菩萨道就不同了,因为你开始要去注意众生世界了,你要了解众生在想什么,你要开始去分别众生的所有知见。你看,最近有一个大企业家,王永庆先生,往生了,很多人怀念他的功德。我看到其中有一段,有一个人说,王永庆先生有一种很特殊的功德。他身为一个生意人,一个企业家,比方说他跟人家做买卖,人家跟他订一个产品,当时的订价是一百块,结果三个月交货的时候这个产品降到八十块,所以王永庆先生等于赚了二十块的价差。王先生一定把二十块的价差如数地还给你,他不占你这个便宜。当时是一百块,现在变八十块,他还是把二十块还给你。也就是说,王永庆先生那个明了的心啊,他会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他会“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我们一般人的话,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身心世界,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世界,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我们的功德会很狭隘,就是这样子。
就是忏公师父说的,我们一定要学吃亏,就是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开始要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改变,否则你菩萨道没办法做的。就是你要试着去自他交换,站在众生的角度,思惟他需要什么,而不是说我需要什么。是他需要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尽量满众生的愿望。“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依止这个出发点来行菩萨道,这就是我们十大愿王里面的恒顺众生。当然,现在诸位还不可能有这样的功德,但是总有一天你会达到这样的意境,“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来作众生种种的加持。
壬三、艳喜观鼻识
【图一】
他能观的智还是空假中三观,但是所观境是鼻根接触香尘的时候产生的这种嗅的功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孙陀罗难陀这个名称的由来:孙陀罗是他的妻子的名称,叫作艳,因为他妻子长得非常庄严美丽。难陀叫作喜。因为他内心当中对他太太有很强烈的欢喜心,所以叫艳喜。他是佛陀的亲弟弟。
这个时候他就起立,白告佛陀说,说他最初出家的时候是“从佛入道”。孙陀罗难陀一开始不是因为听闻佛法,是他哥哥特别的摄受而出家修道的。出家以后,他可以说是持戒清净,具足威仪。但是对于禅定的法门,他在修习止观的时候心常散动,经常处于扰乱的状态,不能止静下来,所以缺乏禅定以及缺乏无漏的我空智慧。他等于是一直处在一种凡夫的状态,只有戒的功德,没有定慧的功德,这是他刚出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