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华侨吧。”
慧慧应道。
“你好,我是来自国内的。”
那个女子回答,语气正式且公事公办。
“刚才我在和前台交流中似乎出现了分歧。”
慧慧了解事情原委后明白,问题在于这里并不提供热水服务。
于是,她决定帮忙解决问题,并提到:“您们有需要的话,正好我也有一只电热水壶,可以借给你们用。”
“真有办法呀,感谢感谢,我们一定会按时归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个女同志赶紧表示感谢。
慧慧笑称:“不必客气,咱们中国人应当互相帮助。”
很快电热水壶解决了代表团的困扰,这也为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偶遇不仅是巧合更是用心,它开启了新的可能,使得双方有机会进一步沟通和合作。
就这样,林慧带着一个名叫陈秀兰的女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她递给对方热水壶后,两人便告辞离开了。
随后,林慧立刻将这件事汇报给了后方指挥的胡大林,胡大林鼓励她在类似的小事上继续为对方提供帮助。
突然间,胡大林想到了一个新的点子:“李文,你有认识开中低档酒店的朋友吗?不需要高档的,但也不宜太差。”
“当然,我在这城市工作了几十年,朋友遍布各界。
你问这干什么?”
“我认为我们可以找一家酒店合作,为我们的客人提供一定的折扣优惠,同时也方便我们安排行程时入住那里的酒店。”
“噢哈哈,高瞻远瞩!我们可以进一步为客户提供租车服务——反正车子资源充足。”
李文笑着补充道。
显然,这是一个极好的提议,可以拉近客户关系,并赢得更多信任。
想到此,胡大林马上联系了当地的合作修车厂,准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车以备不时之需,司机们也待命等候,以便随时出发。
在日常生活中提供这些额外的帮助和便利,迅速让林慧与陈大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帮对方挑选餐馆和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
到了第三天,陈大姐的同事们已经得知有一个华侨一直在积极帮助他们的代表团。
一位领队立即向上级报告,希望考虑某种形式表达感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