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慕容彩焕

看着对方的惊叹的神色,薛安都暗自得意,接着说道:“第二,所有的成年男丁,按照十丁抽一的规矩向朝廷报名参军,朝廷检选合格后给予相应的待遇,每个部落的酋长必须提供一个儿子带领这些人参军,接受朝廷的正规训练,由部落提供相应的物资损耗,发生战争后,这些人的战场缴获三分之一归部落进行分配。第三,所有的部落继承人在十四岁之后都要到朝廷提供的学校读书,三年合格后才可以获得继承权,不合格者不可以继承酋长的位置,如果本人愿意在朝廷做官的,保留他的继承权。”这一点就是厉害到极点了,确保了未来的继承人都是接受过中原朝廷教育的,认同中原文化的人,大大降低了这些人的离心力,减少了叛乱的可能性,正是同化从娃娃抓起。慕容彩焕那也是智慧非凡的人,一听这些安排就知道其中的内涵,但是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她脸色煞白的点头应下这些杀人诛心的要求。

“还有,”薛安都顿了顿,看到慕容彩焕已经白的像纸的脸,微笑安抚,“郡主不要紧张,朝廷还是很宽容的。我们知道郡主是一个奇女子,才能超卓,但是草原上的规矩影响了你统帅部族的名分,你毕竟只是个女流,所以,你父亲不会把继承权交给你的,你的弟弟才是真正的继承人,那样的时候,郡主的地位就很尴尬,嫁人吧,部族不放心你的本事,不嫁人吧,你的弟弟也不会放心你的野心,你不要辩解说自己没有野心什么的,我相信你,你弟弟不会相信,然而朝廷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用人,我愿意向朝廷保举郡主为梁州主簿兼任护吐谷浑校尉,直接在我的帐下听用,你可以带着忠诚于你的人马离开部族内部的纠葛。郡主意下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彩焕的脸色红了白、白了黄一会一个颜色,快赶上川剧变脸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化了薛安都长篇大论里的内容,长出一口气,低头道,“事已至此,慕容彩焕听大将军的。”

按道理讲,她应该拜伏于地表示效忠,但是信息量太大了,她能消化一半就已经不容易了,早就把那些官场上的繁文缛节忘光了,光剩下震撼了。

薛安都也不以为意,反而很高兴,这样才是胜利呢。就这样,慕容彩焕正式加入梁州军,成为了朝廷的人,随后的日子里就帮助薛安都去说服那些来参加会盟的部落首领接受条件,其实也不用说服,就是个宣告,谁不接受,那也简单,打过去,杀光烧光抢光呗,草原人就吃这一套,没有三天,附近的部落就都臣服了,毕竟严格上讲,这些条件比慕容家统治青藏可是宽容多了,可以说条件优厚,很多人想都不敢想,都像做梦一样,跟谁不是跟,给钱就是娘。

挑了一个黄道吉日,薛安都代表朝廷,筑坛祭祀了长生天,杀了乌牛白马,薛安都代表朝廷和吐谷浑诸部会盟于祁连山下,诸部接受了薛安都的约法章程,宣布效忠朝廷,遥奉刘宋天子刘骏为天可汗,歃血为盟,共同向刘骏奉献了效忠的表章,薛安都派人飞马加急送去南京城。

刘骏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谨小慎微的皇子了,做了皇帝以后骄奢淫逸自不必说,好大喜功的方面比他老爹只强不弱,对皇权的把握也是要紧密得多,收到薛安都的奏折之后大喜,立刻封薛安都为定西大将军,定西侯,加封一千户,依旧是梁州刺史归于范晏账下管辖,同时封慕容彩焕为归义郡主,梁州主簿,抚青海校尉(这里因为吐谷浑叛乱,撤销吐谷浑的一切封赏,改吐谷浑辖地为青海州,由范晏暂代州牧,州城设在成都,这里朝廷玩了个技巧,把青海变成了范晏和薛安都共管,也算是为了防止尾大不掉的措施吧),同时宣布抚青海校尉直属于范晏的大都督府,暂时借给薛安都听用,这又是一个扯皮的技巧,可能是想引起范晏和薛安都的争端吧,那就不知道了。

薛安都看到朝廷的圣旨是又好气又好笑,心说刘骏年纪大了心眼多了,开始玩阴谋诡计了,只可惜是鸭子孵鸡白忙活,由杨某人在范晏这里,薛安都是断断不会和范晏争权的,不管怎样,反正自己升官了,从将军变成大将军,一字之差品级可就差老鼻子了,也算是大喜事,封赏了一千户,加上以前的现在是实封两千户,虽然比不上万户侯,也是位极人臣了,作为武将那是荣宠至极了,必须表示庆祝,否则怎么向朝廷表示感激涕零呢。薛安都大摆筵席庆祝了三天,大军十万,分多路向着祁连山腹地的慕容家王帐而去,这里为什么是多路呢,因为每个部落都派出了自己的部队,不需要汇合一起,而是各走各的路,去王帐集合,这样速度快,有利于补给,毕竟是草原,逐水草而居,要是十万人集合了,那非要断水断粮不可。

这么大的声势,慕容树洛干自然是知道了,不甘示弱,也汇集了所有效忠自己的部落人马,号称五十万,要在青海湖边一举歼灭薛安都。这边打成这样了,怎么不调回慕容拾寅的人马呢?树洛干也想,可是来不及了,等拾寅跋涉几百里回来,战斗早就结束了,而且就算及时赶回来,也是疲惫不堪,只能送人头,不如干脆随他去,其实他不知道,就算他想,拾寅也回不来了,慕容拾寅也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