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开闸放水

双桥 文成公主 2380 字 5天前

······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陈富海的钱,韭花的救人补偿款,暂时让这个女人度过难关,以后他就还给陈富海。”

夏润雨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她没有为难郑寡妇,她收下了那张白条子,从财务上支取了三千元,办好交接手续。

郑寡妇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事情有时也是那么容易。

郑寡妇最幸运的是,两个孩子是两条小鱼,有人给一捧水滋养她,孩子就越会游动。

刘世雨不经意间只用一捧水,润湿了干涸的淤泥,两条小鱼拨开淤泥又归于大河。

有人给她一捧水,两个孩子被解救。

小主,

然后郑寡妇也用一捧水,在陌生的河道里,润湿干涸的淤泥,救一条小鱼。”

又是一个早晨,太阳从大坝村郑寡妇家破旧的后墙边升起,然后阳光普照大坝村。

“开闸放水了。”

随着支书胡成的吆喝声,村民拿着铁锹涌向田间地头,郑寡妇也拿着铁锹兴高采烈地出了院门。

在墩台边东岗之地她与村长胡成相遇了,“郑寡妇你怎么没有看闸口去。”

原来大坝村是大水漫灌,每到浇水时节,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人在闸首蹲点,水是稀缺的资源,每到浇水时节,男女老少一起涌向田间地头,互相分水的几个村,派人拼命地守着闸门。

白天平安无事,一到夜晚扒渠道缺口,偷开闸门,在灌溉期间,村干部胡成表面上遵守浇水规则,实际上纵容村民去偷水,各村都这样,像防贼一样互相提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恰好这天是星期天。

郑寡妇唤醒了孩子郑雪慧,“慧儿,起床,守闸口分水闸去。”

公差只要是一个人就行,白天孩子站在渠首,渠首又不是一个人看,四五户人家,都是壮劳力。

现在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女人,孩子,只要是一个人就行,平时就是用眼睛盯着闸板,不让别的村动闸板。

郑雪慧家庭就这样,下午六点,郑雪慧骑自行车到县城上学,再找人替换。

浇灌大坝村油菜花的水,都是从冷龙岭雪山的冰川融水。

雪山融水,绵延几十公里,沿着河口从岩石中急流而过,永不停息。

浩荡的水流急促地流过狭窄的山谷,流下来的水,在三个半峡口进入了西小河水库。

祁连山雪水塑造这片土地,灌溉关系到大坝村民的生存,灌溉也是村民纷争的焦点。

大坝村是大水漫灌,水量必须合适,水大了渠道小,水量过不去,溃坝。

水流量小了,村民的地又浇不完,水沿着渠道进入农田。

土壤土质不同,渗透能力不同,漫灌造成有的土地,配水多。

有的土地,水浇不上的现象,就产生撂荒,颗粒无收。

这些问题是大坝水管站长刘世雨必须解决的,职责所在。

他担负着大坝村一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和水费征收工作。

此时的大坝村闸首分水闸口热闹起来,大坝村二社支书张春山,混混蒋双,三社支书胡成,牛贤智等十几个围在大坝村闸首分水闸口。

刘世雨也领着水管员杨文海,还有七个护渠工。

刘世雨抬碗看了看手表,时间停留在六点五十,还有十分钟就要开闸放水。

“啪啪”鞭炮的硝烟升腾在大坝村原野,水管员杨文海跳上闸首平台,用专用升降摇把,力臂旋转着。

闸门升降螺杆吐沫润滑油,保养维护到位,水管员杨文海显得非常轻松,两分钟就提升闸门。

一股清澈的水流在支渠闸首旁打着漩涡,突然喷薄而出,在大坝村二社的农渠溅起了小小的浪花。

一些村民拿着浇灌工具,迎着水浪花飞跑,欢快的渠水注入农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