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二牛跟建议叔和一帮来自附近的大小工。
坐着那拉工具的手扶拖拉机,太阳过了一杆高的时候,就来到了新工地——高村王姓主家。
大家下了车,建议叔先让工人们把工具卸下来。
随后,他把刘二牛叫了过去:
“你是个识字先生,跟我来帮下手放线。”
刘二牛赶忙应了一声,一路小跑着就过去了,紧紧拉住卷尺的一头,跟着建议叔往前走。
建议叔先是仔细询问了主家庄基的长宽尺度,接着又问了想盖几间房,还有材料的尺度。
他一边走着,嘴里一边念念有词:
“木头长四米,盖三间,那么每一间的宽度不能超过四米,三间房总宽就没有十二米了,因为中间两个隔墙上的木头要掺进去,一个墙二十四,两个墙就是四十八,也就是五十公分应除过,那么这三间房总宽就是十二米减去五十公分,就是三间房外至外十一米五。
“边墙外至外总共每间就没有四米,因为木头两头要掺进去放在墙上,从四米处向内移动二十四公分,是一个砖的长度就是二四墙,最下面要有放大角,三七,五零,以四米的定点处再向内移动,三七,五零均可。”
说着,还不忘给刘二牛比划了二四墙、三七墙、五零墙各自的宽度和样式。
刘二牛瞪大了眼睛,听得格外认真,把这些要点一一记在了心里。
然后,他们开始拉长度,在四角钉木桩,把线绳绕着四个木桩拉紧绑好,再用木三角尺方角,确保房子的四角都能成九十度。
最后,用铁锨装白灰照着线绳撒。
当作边线用,接着开渠,大约八十公分左右深。
把地基整个大概平整一番,就开始回填打夯,回填到剩余五十公分左右的时候。
端来一个凳子,再端一盆水放上去,水盆两边照对应两点粘上有色纸。
然后让刘二牛拿个木棍立在房地基的一角,建议叔则蹲在水盆边。
观察盆边沿那两点照过去的位置。
盆子两点照过去在木棍上那个点往下到地基就是一个角的水平位置。
另一个水平位置就是木棍上那第一次看到的点为准点,用盆边沿两点照在那个原点上。
如果高于原点就往下挖,否则就要填土整平。
整平地基后,就正式开始干活了。
一开始,刘二牛负责铲泥巴,每个盆子都装得满满的,不一会儿他就已经满头大汗。
可他顾不上休息,又跑去搬砖。
谁要是需要水,他就赶紧跑去提水。
泥巴过干的时候,不用大工说,他自己就主动加水。
因为他的勤快和用心,大工们干活轻松了许多,效率也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