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毛贼山匪多矣,正是朝廷借机,整顿官场吏治的好时机。
这个时候,实在没有必要,在盯着北方的李屠夫不放...
若再起争端,兵戈相向,战事僵持,到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甚至朝廷好不容易,稳住的大好局面,恐怕会崩溃。
且李屠夫枭雄心性,本身便不是善茬,其麾下能征善战的悍将多矣。
河套的南匈奴,被其一战而灭,往日里嚣张不可一世的鲜卑霸主,此刻也是碰的头破血流。
和连浦头及慕容威数十万大军,被挡在武皋关外不得寸进,可见一斑...
要知道,鲜卑自檀石槐天授之后,便屡次越过长城,寇掠大汉,俘虏人牲数以百万头...
从一五六年的云中战役,到一七七年的漠南战役,期间南北双方,几乎是三月一小战,两年一大战。
大汉几乎是处处挨打,连连战败,特别是最近一次的漠南战役,汉军精锐六万众,分路出兵,在漠南与檀石槐决战...
此次汉军人马具备,武器精良,久经战阵,且后勤补给充足...
其中统军者,都是夏育、田晏、臧旻这种身经百战,且与羌胡乌桓作战中,屡立战功的战场宿将...
然最终的结果是,六万边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丧节传辎重,仅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九...
直至公元一八一年,光和四年,檀石槐生病去世,这个横压大汉二十多年的北方乌云,方才算是消停...
但檀石槐虽去,和连虽然昏庸,鲜卑的整体实力,和遗留的底蕴却没有消耗...
如今和连举族来侵,以大汉当前的状态,根本不是对手。
而李屠夫占据北方,抵挡鲜卑兵锋,正好帮助大汉抗压,给汉庭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而且就算大汉不顾形势,趁着此次机会出兵,北上灭了李屠夫,但紧随而来的鲜卑联军谁挡?
难道要再次开战,与鲜卑人大打出手?演变成南北之间的又一场战争?
大汉强则强矣,但是现在开战,真的不是好时候。
无论到时候是面对穷兵黩武的李屠夫,还是面对北方霸主鲜卑铁骑,都会很棘手...
新的战端一旦开启,形势演变下,不是任何一方,想停就能停的...
大汉当前最重要的,是安身固本,维持地方稳定...
待各地叛乱消弭,李屠夫与鲜卑两败俱伤,而大汉则国力稳定增强…
合整个中原之力,大势碾压下,强弩之末的李屠夫,便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任意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