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蔡邕,已经有五十四岁,而他身边的蔡昭姬,看上去不过十七岁左右。也就是说,蔡邕在37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女儿,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老来得女了。
“久闻蔡大家博文多学,精通音律,且自创飞白体。陆某不才,对书法、音律之道也略有研究,若有闲暇,望能向蔡大家多多请教。”
“陆太守过誉了,书法、音律皆是小道,陆太守治理一方,使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使长者有所依,幼者有所学,这才是大道。老夫想要入襄平学堂,看看幼童所学,不知可否?”
“自无不可。不过陆某此时公务繁忙,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不便陪同蔡大家前往。若是蔡大家愿意,我可命人引你前去。”
“如此,就有劳了。”
辽东的教育体系讲究一个实用,并不教什么四书五经,寻章摘句,而是由浅入深,教授识文断字,自然科学,人生道理。
蔡邕一路走来,也曾去沿途城池的学堂之中查访,却都被拒之门外,只偶尔听到一些幼童朗诵千字文,感觉颇为新奇。
如今见到陆诚本人,蔡邕自然想要获得许可,进入那学堂好好看看。
陆诚随即让人叫来田豫,随口吩咐道:“国让,你去陪同蔡大家,到学堂一观。若是蔡大家有何疑问,你当尽心解答。”
“是,主公。”
随后,陆诚起身相送,见蔡昭姬背后背着一个长条形的行囊,便随口问道:“蔡大家,不知令千金所背负的,可是那传说中的焦尾琴?”
蔡邕点了点头:“正是。”
“有空定要见识一番。”
陆诚刚送走蔡邕父女俩,徐虎就带人前来禀报:“主公,屈就城中刚刚传回消息,有一支从高句丽来的商队,暗中花高价从一户百姓手中购买了三十斤玉米种子和五十株红薯秧苗。
目前,这支商队已经在我们的监视之中,我们要不要将其擒获,并向高句丽问罪?”
陆诚闻言,只是略微思索片刻,便微笑着摇了摇头:“不急,也不必去抓。派人暗中盯着,让高句丽那边的暗子重点关注一下,看看这些高句丽人,准备把这些种子种到何处。”
“是!”
经过之前的种子培育,如今的整个辽东境内,已经开始广泛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就连辣椒、花生、甜菜等一些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也选定了专门的区域进行种植。
辽东占据这么大的地盘,想要保证那些有关高产粮食的消息一点不外传,也不太可能。
其实,去年就有一些势力派出探子,混在商队之中,想要盗取辽东的粮食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