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六章 我们要做的事情

崛起后周 书香盈案 1626 字 7天前

种放淡定地叙述着他本人对赵匡胤的看法。

“世人皆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恰恰说明了天下百姓是最健忘的,若是让赵匡胤一步步地做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事,他赵匡胤只怕会被万世歌颂,即使成不了始皇帝那样的人物,也必将和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并列。不要为谁不值,这天下不值的人太多太多了,就说这唐太祖李渊明明才是李唐的奠基者和创建者。可是李世民却是如太阳般光芒耀眼,李渊做的那些成绩一和李世民比起来却又是什么都不是了。

“小赞,小训,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我的意思。世宗皇帝对天下百姓的好,也许一二十年只能百姓都会记住的。可是时间要是再过个二三十年,百姓就不会记得世宗陛下了,到时候记得的也许就只有他赵匡胤的好了。”

种放侃侃而谈,他担心的是世宗皇帝柴荣的遗泽会随着他的离去,而不断消失。而随着赵匡胤统一的脚步一步步坚定地迈出,他们击败赵匡胤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他赵匡胤就活该被万世师表般被铭记吗?可是世宗皇帝呕心沥血,费尽心思做的那些事情,还有他赵匡胤做的那些腌臜事,难道就可以当作没做过?”呼延赞厉色问种放道。

种放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呼延赞的话。

“其实赵匡胤的可怕还不止这些,一个明君若无贤臣辅佐,也定然做不成大事。我们也可以参考汉昭烈帝刘备的前半生,他前半生在未遇到诸葛孔明之前,也不过是落得半身飘零的结局。只可惜赵匡胤不比刘备,刘备飘零半生才得到卧龙之助,才有而后的隆中对,才有三分天下之局。

“而赵匡胤比起刘备显然要幸运得多,父皇曾经分析过赵匡胤身边的赵普,此人未必能比得上诸葛孔明全才,但自称能凭半部《论语》治天下。即使比不得诸葛孔明之流,却也是可比**这样的谋士。他既能为赵匡胤制定大的方向,也能为他查漏补缺,出谋献策。”听柴宗训说到这里。

小主,

呼延赞忍不住打断道:“我们未免太高看他赵普了,我是亲眼见过此人的,他不过一个不得重用的书生罢了,不过是因缘际会才和赵匡胤走到一起,我就不信他能有多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