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仔细听完汇报后,说道:“选址方面,再与房东沟通,看能否争取到租金优惠,或者寻找其他合作方式,比如长期租赁给予一定折扣,或者与高校共同承担部分租金。设施设备采购上,对价格昂贵的高端设备,考虑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享,通过合作协议明确使用方式和维护责任,降低采购成本。实习管理制度要在公司内部和高校征求意见,确保制度既符合公司需求,又能让学生在实习中真正有所收获。”
随着实习基地建设方案的推进,在选址谈判时遇到了困难。
“新文,我们与房东沟通后,房东表示租金已经是市场最低价,很难再做出让步。而且周边其他类似场地的租金也相差不大,我们该怎么办?”负责选址的同事焦急地汇报。
新文皱了皱眉头,说道:“再次向房东说明我们的合作意向和长期规划,强调我们的实习基地能为周边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提升区域文化氛围、增加人气等。同时,与高校沟通,看高校是否能提供一些场地资源或者给予租金补贴。另外,考虑在稍远一些但租金较低的地方寻找合适场地,然后评估交通改善的可能性,比如是否可以开通实习专线班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设施设备采购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
“新文,我们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沟通共享高端设备时,他们虽然认可这个想法,但在设备使用时间安排、维护费用分担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而且,部分设备供应商表示一些定制化的修复工具生产周期较长,可能会影响实习基地的建设进度。”负责设施设备采购的同事苦恼地说道。
新文思考片刻后说:“组织一个三方会议,与高校、科研机构就设备使用和维护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根据各方需求制定合理的使用时间表和费用分担方案。对于定制化修复工具,与供应商协商,看能否加快生产进度,或者寻找替代产品,确保不影响实习基地按时投入使用。”
在实习管理制度征求意见阶段,同样面临挑战。
“新文,公司内部员工对导师指导制度提出了一些担忧,担心会增加工作负担,影响日常业务。高校方面则认为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要求过高,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负责制度制定的同事说道。
新文说道:“组织公司内部座谈会,向员工解释导师指导制度对公司人才培养和业务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合理安排导师的指导任务,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绩效加分、导师津贴等,提高员工积极性。与高校沟通,说明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充分锻炼,根据高校反馈适当调整标准,确保既具有挑战性又能让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