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元寇的入侵改变了这一切,原以为有藤原的6万御家武士在北九州,还有北九州5藩的藩兵和长达40余里的石墙,元寇登陆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
谁想,元寇先登陆长门,接着又攻破了石墙防线,还在肥前登陆,如今,藤原的6万御家武士已经覆灭,整个北九州都在元寇的控制下。
而本州的长门、周防、石见、安艺、出云、备后、伯暨和备中也相继失守,幕府不得不把集结在京都周边的大军撤了一部分,加上作为后备力量的关东诸藩的藩兵,也派出了一部分,只为在美作挡住元寇。
惶惶不可终日的天皇见到这种情况,正在抚额庆幸呢,怎么可能派兵去支援幕府。
但是,日莲法师似乎说的也有道理,“唇亡齿寒”,元寇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不过,支援幕府他是不干的,京都这边的贵胄,也没一个赞成的,议和,似乎更好一些。
即便议和不成,在幕府被击败后,他以天皇名义把幕府剩余的力量召集起来,然后全面动员自己掌握的力量,再以天皇大义号召百姓抗元,他相信,以这些力量,加上日本多山川河流的地形,赶走元寇也并非不可能。
伯颜在5月中旬作出决定,率领刘复亨的人,陛下的侍卫亲军,自己的3000王府护卫,以及目前已经加强到人的史柱的水师,共人从丰后到赤坂,然后进军本州,至于北九州的占领管制和对南九州的防守,则全部交给了张宏范。
北条得到战报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欣喜若狂,而是陷入了沉思,此战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但并没歼灭元寇,如今对峙在和歌山下,寸步难进。
从北九州传来的消息,元寇淮王已到大宰府,正集结重兵,准备增援本州的元寇。而日莲法师提到的那个张宏范,如今也率大军到达北九州,并接管了全部占领区,同时还布防在八重岳和神代浮桥等地,防备南九州诸藩兵力北上。
那么,再派援兵去吗,如果再派,京都那边势必空虚,甚至关东也会因兵力抽调太多而变得空虚起来,如果京都的那位突然发难,拿什么去应付呢。
可是,像日莲法师说的那样,跟京都的那位言和,除了足利高氏外,自己这边无人同意,毕竟,那是要称臣的,要把大部分权力和利益交还天皇,有几人肯干呢,何况,即便自己愿意,京都那边的贵胄们是否同意,也是一个未知数。
唉,难啊,北条摇摇头,二十多岁的年纪,已经隐约见到了白发。
伯颜的大军到达赤坂,张珪已经率5000汉军接替了丽军,丽军如今驻扎在城外,伯颜随即下令,5000丽军随行,一起赶赴和歌山前线。
为了在北条和天皇联合起来之前先击败幕府,伯颜下令,大军不作大的休整,昼夜前行,只在途中休息,到设在备中和美作前线的第二道防线后,再做休整,至于后勤辎重,可以稍微慢一点到达,沿途设立驿站,以便转运物资。
大军,上万铁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穿行在本州的山川河岳间,昼夜前行,从长门、周防、石见、安艺、出云、备后直奔伯暨、备中—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