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二创文化,学生的思维错误

终究还是归于“自身能力”。

学历本身代表的只是知识。

而知识太多了。

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技巧。

知识是能力的一部分,但能力强不代表着知识少。

很多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自小就学着打理商业。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他们来说,知识是在一边应用一边学习的过程里积累起来的。

知识是否高端不知道,但是他们的知识一定极其贴合他们自身的工作职业。

换而言之,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完成知识的进一步特化。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对口”。

…………

“就业问题仍然是个麻烦啊。”

大内阁,多名宰相讨论着这件事。

“还是得进一步的推动灵活就业,创造更多的自由职业。”

“第一圈的就业岗位还是不够。”

高中毕业,做这样的工作。

大学毕业,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

二者一模一样的话,这就不好。

糊弄不过去了。

一个真正良好的体系,它是得区分开来的。

比如说高中毕业就能够月入五千起步,而大学毕业就是月入过万起步。

但问题在于,很多的大学生由于就业的艰难,导致被迫去类似的工作岗位里去工作。

那这直接就不平衡了……这不白瞎了四年?

而且这四年还不是免费的,是要花钱的,要花很多钱的。

结果,和那些没上大学的人同一个待遇,甚至还不如。

那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太割裂了。

“不过,这也是开民智的重要之处吧。”一名宰相说道,“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件事,或者说,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基础逻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基础逻辑是什么呢?

就是——学到的知识,只有用到了,才算是“没白学”。

而现在,大量的大学生出现了就业困难、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就业困难造成向下兼容,高中毕业生做的什么工作,大学毕业生也做的什么工作。

专业不对口导致自己辛苦学了四年的知识,根本用不上,直接产生了“卧槽,好亏”的心理。

甚至是需要重新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以前,还可以忽悠民众。

告诉他们,正常的方向是这样的:上学,毕业出来找工作。

哪怕工作不心仪,那也是没办法的。

但是。

错了啊。

违背了基础逻辑啊。

应该是“先确定工作”,然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

知识浩如烟海,没有人是全知的。

实际上,越是聪明、有天赋的人,像是那些科学家,他们更加专业,更加知识对口。

因为他们很清楚一件事。

集中一点,登峰造极。

谁跟你玩全能?

社会告诉你要均衡发展,你真信啊?如果这是真的那为什么物理学家不去学习考古呢?反正要均衡发展嘛。

是各科80分的人受重视,还是一个科目满分,其余科目挂科的人更受重视?

均衡,等于平庸。

只有杰出,才会被筛选出来,区别于其余人。

基础思维出现了错误,太多的人将时间花费在学习那些和工作无关的地方了。

不应该是先学习某个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去找工作。

而是先确定工作目标,然后学习相关的知识。

举个例子。

我要当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是什么?

理科。

好,那就文理科选择里选理科。

然后两条路,一条,集中一点,登峰造极。

就专攻物理。

第一个小目标,校内满分。

第二个小目标,参加物理竞赛。

第三个小目标,拿到特殊招生名额。

直接晋升。

而在这里,加入天赋不足够高,拿到名额。

那么,就必须得放弃幻想,放弃偏科特权,因为没有这个能力拿到特权。

和别的高考生一样,做均衡。

哪怕知道均衡会浪费很多时间,但也要做,因为这是“成为物理学家”所必需的。

你需要一个物理方面强大的大学。

高考。

然后考上大学,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

最后两个结果:一个是起飞,直接进入国家单位。一个是扑了,毕业后出来找工作。

这才是正确的思维和应该走的路,目标需要在一开始就定好。

而现在呢?大部分的人都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知要考试,只知要学习。

但考试为了什么?学习来为了什么?

最后拿着一张毕业证,茫然看着社会,不知要找什么工作。

到处碰壁,选了个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但也总比没有好,然后工作得十分难受,从头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这是人生不清醒所导致的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