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柏望过去,原来是陪在李治身边,兼任太子左庶子的马周。
马周今日穿的是便于干活的衣服,刚刚陪太子体验了割小麦……体验了几刀,过来看张川柏。
他对众人说:“麦钐本身就是一个用竹木制作的半圆形大箩筐,在直边那一侧的筐沿上,还固定着铁刀,非常沉重,没有相当大的力气根本拿不起来。”
听他这么说,李敬玄等人看张川柏的目光更加诧异。
张川柏一出手就是一片,动作干净利落,根本不像是沉重的样子。
“我试试。”李敬玄上前。
紧接着,又有其他人试用。
一个个试用之后,才知道马周没有说错,这种农具确实沉重。
麦钐收割的优势:效率比镰刀收割快六七倍;
劣势:消耗力气,需要壮劳力才能使用。
张川柏挥了挥手臂,笑道:“我觉得还好,是因为从小,来叔就让我用铜胆练臂力,已经习惯了。”
……
田里干活的农人,都是经年累月干重活的,觉得麦钐简直太好用了。
“有这个好东西,我一天就能割四亩!五亩!”一个年轻人大声宣布。
另一个老人说:“明明看着也不复杂,怎么之前就想不到呢?”
太阳渐渐升起,火辣辣的阳光照耀大地时,农人也会先躲一躲烈日。
张川柏随着李治到一处树荫下休息。
李治隐约听到议论声,也好奇地问:“有很多东西,说穿了都不复杂,为何之前没有人想到?”
张川柏想了想,回答:“就像印刷术吧!印章和碑文早就有了,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刻雕版来印书呢?有些东西,就是到那一刻,才会出现的。”
听起来有些玄乎。
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
“麦钐和秧马一样,都是简单容易上手的。趁我还在这里,谁家想制作,又有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
对于农具,张川柏是不藏私的。
麦钐这种农具,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出现之后,就一直用了上千年。
一传十十传百,都不需要刻意去推广。
“趁你还在这里。”李治琢磨着这句话,笑道:“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你应该多去各地走走,每到一个地方,就因地制宜发明新农具和新技术。”
张川柏:“……”
想法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