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至军中

但李通却不知道王垕已经胸有成竹,他拿着文书,看着地图道:“离司空许的时间,尚有十日,我们却如何能将五万石粮草运至舞阴?”

一名叫李连的千夫长道:“看来只能多跑几趟了,我们目前有驴车牛车总计二百五十辆,一车能装二十五石,八次可送完。不过来回八次,又不知要损毁多少车,累死多少牲口。”

这李连说话比较随意,因他是李通的本家从弟,也是关系户。

李通算算,好像也只能如此。

但王垕却摇头道:“不需八次,五万石粮草而已,只需来回三次。”

王垕说出这话,李通一脸茫然。

李连因王垕来了之后,与李通打得火热,心中其实有些不爽,于是话里话外讥讽道:

“垕公子怕是不食人间烟火,这车马就这么多,公子给在下算算,如何却能三趟送完?难道就凭阁下这些天,命军中所有铁匠打铁打出来的那些铁针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连一脸不屑,原来是王垕这些天除了开会练剑,就没干别的,只是将军中两百多名打过铁的铁匠聚集在一起,又在朗陵县城里征集了些铁料,打造一种带了个帽子的铁针!

不止李连,其他几位千夫长,甚至那些辎重队的队长,都不知道王垕要搞什么,皆多有怨言。

但他们哪里知道,王垕让这些铁匠打的东西,叫铁钉。

因王垕发现,其实军中有很多废弃的车,那些飞车的车轮没问题,就是上面和中间的横梁断了,或者是连接处的角变形断开,只需要用木板用铁钉钉上去,就能够牢固如初。

但此时没有普及铁钉,用的榫卯结构。

或者出现过钉子,但却是没有钉帽的铁条,只不过一头细一头粗而已。

没有钉帽,无法成为稳固的连接件。

而榫卯结构是有很高的技术性的,没有合格的木工,这些破车,自然就不能修,只能换。

面对李连的冷嘲热讽,王垕想着诸葛亮征服关羽张飞的样子,摸着仅有的一撮小胡子笑道:

“我若能一天之内弄到五百辆车,合计七百五十辆,你便明日征集到五百头驴马或者牛,如何?”

李连自是不信王垕说的,当下大喝道:“有何不可?可愿立下军令状?”

“善!”

于是二人立下军令状。

王垕知道,这次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等关键时刻,自己提出的意见,才更具权威性,这就是积累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