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临危受命,昼夜不停赶回洛阳勤王,曹操与姜维叙谈后大喜,果然司马懿没有乱推荐,这姜维文韬武略,真乃一个帅才啊。
当与行军司马曹叡见面,两人都是哈哈大笑,同时红了眼眶,抱在一起。原来曹叡不是别人,正是那洛阳郊外一起狩猎多年的少年!一切尽在不言中。
“伯约,我正思去寻你出山,今你来此,你我二人合力,何愁江东鼠辈。”曹叡笑道。
“少王千岁,江东不可小觑,其实力日益增长,现在已有逐鹿中原的实力了。”姜维郑重道。
“一切听伯约的,万万不可因为我的身份掣肘了伯约的用兵之道。”曹叡道。
“少王千岁,不要如此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我二人还要同心协力为我大魏,哪里谈得上掣肘一说。”姜维笑道。
于是二人一起前往许昌,许昌曹仁曹彰曹休见姜维是一个年轻人,都是一阵失望,都是在暗中互相道,皇帝如今选人也太不严谨了,一个黄牙儒子怎么能抵挡庞统锋芒,看来许昌也要麻烦了。
第二天姜维在帅府升帐,曹叡在一旁站着,众将都到齐后见姜维虽然年轻但举止稳重,不由得有些改观。姜维却道:“维受皇帝恩典和重托,前来许昌据敌江东人马。我料江东如今不必忧虑,请各位将军各安职守,江东必无能为。”
等众人回营后都是纷纷议论,曹彰道:“哼,我以为他生得英雄气概,父皇从诸多将领中选拔出来会有多大能为,原来却只不过是个懦弱之辈,不敢与庞统开战的匹夫而已。”
事情传到曹叡耳朵里,曹叡对姜维委婉提出这个观点,姜维道:“如今江东为攻,我为守,所谓欲速则不达,光一味想要报仇,仇报不成又要损兵折将,那不是一军统帅该行的事。”
曹叡叹道:“伯约,可是现实往往以胜败论英雄啊。”
姜维道:“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轻易改变战略的,哪怕被人唾骂又有何妨?主要担心的不是许昌,而是徐州,现在战线拉的太长,利攻不利守,应该在险要处建关隘,以防江东突袭。”
曹叡道:“伯约,如果我们以攻代守呢?”
姜维苦笑道:“少王,我们哪里还有那么多兵了?”
曹叡默然,是啊,尤其曹军擅长的骑兵,这几次与江东和西蜀交锋损失太多了,自己心知肚明,曹休那十万骑兵来之不易,整个北方的战马几乎被曹休掏空了,再想拉起一批骑兵,真不知道猴年马月。
姜维下令招募军队,就地屯田,建造关隘,加固城墙这些基本操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江东果然如姜维所料没有再继续进兵,而是选择了停止进攻。姜维命人四处打探,确实庞统占据了汝南之后就只将周围的郡县拿下后就不再进攻了,而是选择了出榜安民,修筑城墙,整修水利,建造关隘等事情。
直到现在,众将才明白果然姜维的判断是正确的,江东无意再攻,于是就有人来找姜维请战,姜维二话不说给拒绝了。命曹彰曹休曹洪曹真等人分别练兵,争取再下一次战斗中能够派上用场。
曹操虽然心急如焚,但表面上不能过多露出来,但连续丢失大片疆土令他日夜难眠,多年的战争经验告诉他,越是平静得背后越是酝酿着风暴,到底会是哪里呢?他倒背着双手在地图前找来找去,徐州?有可能,长安,有可能,许洛?有可能。不过在这些地方加强了军事力量的部署,自保应该可以,最薄弱的是徐州,不过青州还有几万人马,到时候青州可以去支援。到底是哪里呢?总不能是辽东吧?那更不可能,辽东是曹魏附庸,从灭了袁绍父子开始,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这时,曹操忽然感觉眼前发花,头脑发晕,一下子栽倒在书房内。旁边太监立刻冲上来抱住曹操大声呼喊皇上…
曹操丧失了行动能力,整个人瘫痪在床上,御医们急得团团转,都是束手无策。头风病还可以针灸,可是瘫痪在床那就真没办法了,只能一天比一天恶化下去,曹丕整日守在床前伺候,然而曹操还是一天天病重下去,终于到了最后的日子。曹操让曹丕将司马懿贾诩刘晔华歆许褚徐晃等重臣请来。
曹操此时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这些大臣都跪在床前,曹操还没说话眼泪就流了下来:“仲达…文和…子扬…子鱼…公明…仲康,诸位爱卿,你们都跟随朕多年,都是人中俊杰,今朕大业未成,没能看到大魏统一天下,朕死以后,还愿诸位爱卿善保子桓,以成大统。”又交待各位后宫嫔妃卞氏等恪守妇道,勤俭治家,不要浪费,说罢气绝身亡。一代英杰曹操曹孟德就这样死于洛阳。司马懿等重臣都大哭于床前,华歆大声道:“各位同僚,如今诸强环伺,皇帝已驾崩,我等当立即拥立新君,以正大统,然后发丧。”
众人皆于殿前拥立曹丕为帝,然后昭告天下,举国发丧,曹操谥号魏武帝。曹丕登基坐殿,改大魏年号为黄初元年。大臣各有封赏,贾诩被拜为太傅之虚职,贾诩以年老多病,坚辞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