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终于,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梁伯似乎在脑海里把相关的信息都梳理清楚了。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然后慢慢地开口向赵天宇讲述起赊刀人的故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据说,这赊刀人最早出现在一百三十多年前。
在此之前是否就已经有赊刀人的存在,没办法去查证。
话说一百三十多年前,在浙海省有个叫做奉化的小镇子。
突然有一天,这个原本平静安宁的小镇迎来了一群神秘的客人——他们是一些划着小船而来的小贩,专门在这里摆地摊售卖厨刀。
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些卖刀的小贩居然不收刀钱!非但如此,他们还信誓旦旦地告诉前来购买厨刀的顾客:“如今这一升米要卖 80 文钱,但等哪天这米价跌到每一升只要 18 文时,我们再回来找你们收这刀钱!”
从 80 文一下子降到 18 文,这样大幅度的降价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对于当时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这种情况简直比听神话故事还要离谱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 18 年过去了。
就在这一年,官府终于出手对粮价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经过一系列举措后,粮食价格当真如预期般下降至令人惊讶的十八文每升!
而与此同时,那曾经在街头巷尾兜售厨刀的神秘人群也再次现身。
他们犹如幽灵一般,挨家挨户地敲门拜访,目的只有一个——收取当年卖出的那些厨刀的钱款。
自那时起,这些人便有了一个独特的称谓:“赊刀人”。
说起他们所贩卖的菜刀,其实并无任何特别之处,不过就是普普通通、寻常百姓家用于切菜做饭的厨房刀具罢了。
然而,让人倍感诧异的是,这些赊刀人生存之道并非当场收取货款,而是在售出刀具时留下一句充满玄机的预言。
然后,他们便悄然离去,静静等待着预言成真之日的到来,届时方才会找上当初购买刀具的买家索要费用。
不仅如此,他们的收费标准更是高得离谱。
通常情况下,赊刀人与买家会当场达成一项关于预言的约定。
倘若预言最终得以实现,那么赊刀人将会向买家索取高达十倍于原价的刀款;
反之,如果预言未能兑现,则会慷慨地将刀具免费赠予卖家。
面对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交易方式,许多人不禁心生疑虑:这难道不是一场玩笑吗?
毕竟,预言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又有谁能够准确预测呢?
照常理来说,赊刀人以此谋生,恐怕迟早都会落得个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下场吧。
不过,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据梁伯所言,这些赊刀人的预言竟然无一例外地全部应验了!
无论是风调雨顺之年还是灾荒连连之际,他们口中的那些话语仿佛都有着某种神奇的魔力,总能精准地预示未来之事。
久而久之,尽管仍有人对赊刀人的存在抱有怀疑态度,但更多的人开始对他们心怀敬畏之情。
后来,赊刀人的身影就变得更加的频繁了。
在 20 世纪 90 年代那个宁静而偏远的小镇上,生活节奏缓慢且平淡无奇。
然而,某天突然出现了一位行踪神秘、着装朴素的赊刀人,他挑着担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锋利的菜刀。
这位赊刀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推销他的刀具,但与寻常商人不同的是,他赊出了 20 多把菜刀后,竟分文不取,只是留下一句令人费解的话:“等馒头掉在地上狗都不吃的时候我再来收账。”
然后便悄然离去,消失在了镇民们好奇的目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