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军难得回一次家,在吃饱喝足后,陆羽就将私人空间留给了庞大军。年前庞大军家中是有给他提过一门亲的,正好,借着这次回家的机会,让两个人多接触接触。在国内,安全问题根本就不用多虑。况且,此地还是薛朝堂的部队驻扎所在。只要不一枪打死陆羽,分分种就能搬来大批的“救兵”。
回到酒店内,舒舒服服的先洗了个澡。有着“耳旁钟”的庇护,一天的奔波对于他来说,身体倒是不怎么累,但精神层面却不是异能可以填补的。洗过澡后,一丝丝晚间的自然风,透过纱窗略过陆羽那裸露在外的肌肤上,那一抹沁人心脾的爽利之感,将这一天当中的疲劳、躁动给驱散了个七七八八。
赤裸上身的陆羽,就那么随风而立的,站在窗前。享受着那一刻微风袭来时的快感与畅快。这个季节的早晚是最为舒服的,南方大部分的城市,在这个季节基本已经具备了燥热的前兆。唯有一早一晚时的舒爽,总是让人贪恋其中的那份瞬间的清明。
他这间套房的视角相当开阔,迎风俯视而下,小半个城市几乎都在他此刻的脚下。霓虹之下的车流宛如长龙、在蜿蜒辗转间,给这座城市增添着永不停歇的活力。
不远处、他才离开没多久的小吃街,此时的人流也是密集如潮。白天的忙碌与夜晚的繁华完全是不同的,一个浮、另一个则是实中有安。
这样的时刻,陆羽很想一直停留下去,永远都不要从当下的放空中醒转过来。那种整个人都处于空灵之感的美妙,完全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当陆羽的那份平静、空灵、安逸,到达了一个零界点时,双耳之中的两个功能完全不同的异能,突然同时响起了轻鸣········“咚”········“叮叮当·········”
这突如其来的响声,与平日里陆羽专门召唤不同。两种声音没有往日里的那般,厚重与灵动。音量也并不大,就仿佛是,突然受风的撩拨,欢愉了那么一下而已。
陆羽没有去刻意的将其扶平,更没有好奇的去探究什么,就这么随着那两声轻鸣一起,享受着那威风拂面时的放松。
“灵山寺·······”
而中细语的响起,将陆羽从沉寂当中呼唤而醒。三种异能同时发声,这还是他拥有异能以来,头一次遇到。微微皱起眉头,嘴里疑惑的重复了一遍:“去灵山寺干嘛?”
他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多余的。因为“耳边风”从来就不会给予他任何的解释,当然,了解“耳边风”这一特性的陆羽,也并没有真的奢望“耳边风”能够给予自己详细的说明。“呼········”轻叹了一口气的陆羽,转身穿好了衣服。
虽然“耳边风”没有催促,但早已了解耳中异能特性的他,知道只要自己不动,那“紧箍咒”式的碎碎念,就会如约而至。反正都要动,被迫的动,还不如主动前进、来的畅快呢!
随着高科技产物走入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性,那是显而易见的。就拿随处可查的“网络地图”来说吧,它在给了人们方便的同时,也让一些路痴、方向盲们、脱离了痛苦的困扰。虽然陆羽不是一个路痴,更不是一个方向盲,但他仍然对“网络地图”的便利性,交口称赞不易。
像这样亲民的小程序,它无疑是有大爱存在的。而随着“网络地图”的指引,陆羽才发现,敢情“灵山寺”距离他所在的位置,其实并不远,也就三站地而已。这让如今出门就坐车的他来说,燃起了夜间散步的欲望。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当初的很多好习惯,也因奢侈的享受被他忽略在了脑后 。就拿走路这样么简单的事情来说吧,自从家中豪车不断的增加后,这一简单的出行方式,反而成了他如今的“奢侈品”。要嘛不出门,出门必开车的习惯,当真失去了很多原有的乐趣。
穷的时候,觉得走路是一种无奈。可富裕到一定程度时,反而觉得走路,才本应该是最佳的行进方式。不得不说,人啊,就是这么个矛盾体!
“耳边风”没有催促,虽然不知道突然的细语、最后带来的究竟是敛财、还是救人,可既然它没有催促,那起码此刻意味着,事态并不如何的急切。既然事情不急,享受一把陌生城市中的夜中繁华,倒是当下最惬意的时光!
反正时间充裕,“耳边风”也暂时安静。陆羽趁着走路的时候,查阅了一下关于“灵山寺”的资料。灵山寺,位于广东汕头市、潮阳铜盂龙山湾处,素有“道迹贤踪”的美誉。该寺院保留了古时,原有的结构与规模,占地约50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分三厅、六院、九天井,东楼西阎,共计有房40间。
前为观音殿,大雄宝殿位其中段,后是二层的大颠堂及藏经楼。寺前一泓湖水,波光粼粼,而背后则靠着青山,是分外宜人。
唐贞元七年(791),是由中原禅宗九祖、大颠和尚创建。长庆二年(822),穆宗皇帝赐额“灵山护国掸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僧觉然重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圣七年(1029),改为“灵山开善掸院”。景佑元年(1034),邑人进士许申撰《重修灵山开善掸院记》(碑刻现存寺中)。明洪武二年(1369),僧空山重修建。正统 、景泰、成化年间,先后重修。
正德十六年(1521)被毁,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县徐一唯、主持建佛堂1座和三座山门,崇祯六年(1633),知县杨灼、主持建成该寺,一直到明末而废。
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县彭象升、捐俸重修留衣亭,5年后又请、信如和尚主持全面重修该寺。
说起这留衣亭,其中还有个隐故。说、唐代韩愈,因反对佛教而被贬为潮州刺史时,认为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临别时,韩愈赠送衣服给大颠留念。韩愈既反佛,又与和尚交朋友的态度,令人千古难解。
至于这“舌镜塔“,相传、在”大颠93岁圆寂时,葬在寺后,3年后移葬时,后人开墓、见容貌如生,后人未敢妄动。唐末修塔时再视,仅余盆水与舌头,故称“舌塔”。宋至道年间,再修塔时,仅有古镜一面,上有大颠之影,改名“舌镜塔”。
上述记载至今未知虚实。该塔保留唐代钟形状特色,四周有石刻花卉和动物花纹,典雅古朴。壁兰:在大颠祖堂外墙壁上,生长一丛兰花,已有近300年历史,每与人事同枯荣,每逢盛世则郁郁葱葱,观者无不称奇!